《柳葉兒》課堂教學實錄
師:看一看前邊的那一句話,是不是也是景色描寫啊?
生:是。
師:這一段文字向我們描繪了一幅鄉村清晨的美麗畫卷,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這段文字,領略一下這美麗的景色描寫。
(學生朗讀)
師:大家感覺是不是非常的“美”(是),的確,這段景色描寫朦朧、寧靜,充滿了詩情畫意,那你能看出這是作者在什么背景下看到的嗎?
(教師提示:作者是在去干什么的路上看到的?)
生:去摘柳葉的路上。
師:作者這時摘柳葉的感覺怎么樣?
生:也很“美”。
生:不怎么舒服。
師:咱們繼續往后看,看看作者作者到底摘柳葉時的感受怎么樣?(學生閱讀課文)
生:作者摘柳葉時,好像非常的痛苦。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是從“我走過去樣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師:能不能找幾個關鍵性的詞?
生:涼颼颼。
師:作者摘柳葉時的季節,大概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雖然已是春天,但天氣還是有些冷,春暖乍寒。還有其它的詞嗎?
生:我想說兩句話(生笑),我覺得這里景色描繪的很美,大概作者在搶柳葉的路上,還希望將來能過上好日子。
師:說的非常好,是啊!作者也非常的希望能夠過上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
其實,在這一部分中,有很多的詞都能看出作者當時摘柳葉時的感受,像:“牙齒咯嘣嘣響”——可見天氣何其冷;“冰涼的硬地上”——可見地面何其涼;“肚皮蹭著了樹干”——可見作者身上穿的何其薄。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人們生活的艱辛。我想: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也一定摻進了作者太多太多的苦澀。(教師板書——“苦澀”)
師:同學們還有其它的疑問嗎?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生:“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里面的腸子回淌出來。”為什么當時人們的肚皮都會那么薄?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來幫她解答一下?
生:因為那個時候人們非常的饑餓,填不飽肚子,所以肚皮都非常的薄。
師:文中還有一句話,也寫出了作者當時的肚皮很薄,找出來了嗎?
生:“于是我拼了命直吃的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
師:找得非常好,咱們來齊讀這句話。(師生齊讀)
從這一句話中,你都了解些什么?
生:作者身體非常的瘦。
生:當時人們饑荒的程度很嚴重。
生:我想提一個問題,為什么作者拼了命的吃?
生:因為柳葉包子很好吃。
師:可能咱同學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遇到好吃的東西,往往要拼了命的吃。可見,“柳葉包子”對于童年的作者來說,一個字——“香”。(師生齊答,教師板書——“香”)
師:由此可以看出在那年月,人們的生活水平是非常的低,連“柳葉包子”都是無上的美味,那還有什么不能吃呢?
師:同學們!還有沒有其它的疑問?
生:那時沒有吃的,為什么還有蔥花和鹽呢?
生:當時是生產隊供應的。
師:聽誰說的?
生:聽爸爸媽媽說的。
生:因為蔥花和鹽只是調料,并不是主食。
師:老師謝謝你,幫助我們大家解決了一個問題。
師:還有疑問嗎?
生:“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卻是美滋滋的。”為什么作者對自己童年爬樹的情景記得那么清晰?
生:因為這樣可以顯示自己上樹爬高的本領,主要是為了逞能。
師:,與我們剛才講的作者摘柳葉時的感受相比,這里作者上樹摘柳葉時的心情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