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主要知識點(新教材人教版)
譯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 的益處。所以學習以后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后就會知道困難。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后就能自強不息。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
翻譯:
盡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會知道它的美味的;盡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鉆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篇說:“(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本文闡明的道理:重視實踐,在教和學的實踐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進步與發展。
文章開頭“雖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答:用“佳肴”作喻,由淺入深,引出要論證的道理。
這篇短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答:教學相長。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本文說理邏輯嚴密,條理分明。想一想: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從“雖有佳肴”寫起?
答: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佳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推理”。
這篇短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引用《兌命》中的話有什么作用?
答:《兌命》中的話作為引用論證來講道理,證明論點——教學相長,說明教與學的關系,并進一步強調學的重要性,這樣把中心論點闡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藝術特色:
①運用類比,引出論點,層層遞進論證論點。開篇舉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學不知其善,進而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層層推進,最終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教學相長。使得論證嚴謹、有條理。
②引用論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文章在總結出中心論點——教學相長后,又引用《兌命》中的話,以增強對中心論點的闡述且作為有力證據。
請寫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詩句。
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
答: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理解得更深刻。在學習中,當別的同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去教別的同學,這樣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時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