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主要知識點(新教材人教版)
第2自然段:從總體寫藤蘿花,寫出其動態,而且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描寫對象是如何變化的?答:描寫對象分別是花瀑、花穗、花朵。描寫角度有何變化?答:描寫角度有形象、顏色、神態.。描寫手法如何?答:描寫手法有比喻、擬人。
第2自然段主要是從哪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的?其特點是什么?本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第2自然段主要是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的。
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其中有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細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
在語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擬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條紫色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擬人手法,將貶詞褒用, “挑逗”一詞是擬人用法,更顯紫藤蘿亮麗可愛,玲瓏剔透,既富動感又充滿情趣,和陽光相映成趣。
另外,文章還使用了夸張、排比和借代的修辭手法,細膩生動有趣。
第3、4、5自然段:即使春紅已謝,即使無人觀賞,藤蘿花依 然開得如此活潑熱鬧,可見其生命力的旺盛。而第4、5自然段則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花開的嬌態。
第6自然段:先寫每一穗花,再寫花的顏色,再寫每一朵花的形態。作者寫花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從整體到部分:花瀑——花穗——花朵) 作者是怎樣寫出花的美的?試著找出其中的某些句子細細品味。(從比喻、擬人、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分析,并且分別找出表現藤蘿花形、色、態的句子)
第3-7自然段又寫了紫藤蘿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 熱鬧寫到自己精神的寫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紫藤蘿的花色。其特點是熱鬧、卻又沉靜。
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蕩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謎,手中情”的思考。
在第2—7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紫藤花時所用比喻和擬人修辭的句子,在相關的文字下劃線;看看它們有何特點?
“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比喻,形象、生動、具體地寫出紫藤蘿生長的繁茂,隱含生命的綿延長遠,顯得氣勢非凡,燦爛輝煌。
“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擬人,把花的顏色寫成人的動作行為,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神態,賦予靜景動態,
顯得生趣盎然。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比喻,將盛開的紫藤蘿比喻成帆和船,顯得生機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顯美好可愛,是作者喜悅心情的表現。擬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讀第8-9自然段從紫藤蘿的哪方面進行了描寫?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為何要提到紫藤蘿的被與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花香。 其特征是朦朧與長久。
作者寫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謎而來的。
花樹的生死、榮衰暗示著人生的哲理。這就是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都會面對生與死的痛苦,但同樣也顯示出生命的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