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
我們都有個金色童年,回憶往事時,種種甜蜜的情景便會涌上我們的心頭。今天我們看一下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漪是怎樣回憶自己的童年的。
一、學習目標
1.細心品讀課文,認識作品中展現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體會作者的豐富情感。
2.認識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自覺主動地閱讀優秀文學作品,培養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要點
1.字詞
搜索枯腸: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chángyáng):安閑自在地步行。
浩淼(miǎo):形容水面遼闊。淼,形容水大。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
身歷:親身經歷。
重(chóng)讀:重新讀,再一次讀。
雕鏤(lòu):雕刻。
雨晦(huì):風雨如晦。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黑夜。
意境: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
絢(xuàn)麗:燦爛美麗。
鐫(juān):雕刻。
心曠神怡(yí):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曠,心情開闊。滾瓜爛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 竟:未竟之時、有志者事竟成、竟然
┗ 競:競爭、競賽、競選
┏ 彩:五彩、喝彩、剪彩、豐富多彩
┗ 采:采茶、采購、采取、興高采烈
2.文中詩句理解
“青女素娥(é)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chán)娟 ”,唐代李商隱《霜月》中的詩句。意思是,青女和嫦娥在嚴寒之中仍然自在快樂。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嬋娟,美好的容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宋代盧梅坡《雪梅》中的詩句。后兩句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騷人,詩人、文人。評章,評論、品評。
“萬紫千紅總是春”,宋代朱熹《春日》中的詩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唐代韓翃(hóng)《寒食》中的詩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唐代高駢(pián)《山亭夏日》中的詩句。
“五月榴花照眼明”,宋代朱熹《題榴花》中的詩句。
“橙黃橘綠”,宋代蘇軾《冬景》中有“最是橙黃橘綠時”的詩句。
3.作者簡介
于漪,江蘇省鎮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教育系。曾先后在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和楊浦中學任語文教師,現在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工作。196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78年獲“特級教師”稱號。系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八、九屆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教育學研究會會長,上海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在38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語文教學規律,堅持教語文育人,著力塑造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訓練與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曾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60多篇,總計50萬字。主要著作有《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作文講評五十例》《于漪教案選》《于漪文體教案選》《學海探珠》等。她主編了《中學語文備課手冊》12冊、《高中語文教學指導書》等書,另有各種文體的教學錄像20部。
4.寫作背景
于漪老師是全國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應河南《中學生閱讀》編輯部(初中版)一再邀請,她撰寫了《往事依依》一文,該文刊登在《中學生閱讀》(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憶黃金時光”欄目上。編入課本時,作者對部分文字作了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