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毛澤東詞兩首
(五)拓展想象,延伸思維。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把這幅畫面描述給同桌的同學聽。
2.請幾個同學站起來描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畫面,其他同學評議。
3.請大家試著把這幅畫面用簡筆畫畫出來,另外請兩個同學到黑板上來畫。
(六)指導朗讀并背誦。
1.請同學們試著給這首詞標出重音和節奏。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請幾個同學有表情地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評議。
3.試著背誦這首詞。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完成配套練習本課作業。
附:板書設計
卜算子 詠梅
梅:傲霜斗雪、威武不屈——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不居功自傲——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第二課時
一、導入示例。
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毛澤東主席是在讀了陸游的詞《卜算子• 詠梅》后,“反其意而用之”,也寫下了同樣詞牌名的另一首贊美梅花的詞。那么他們的風格有什么不同呢?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陸游的這首詞。(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宋代著名詩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寫詩數量最多的人,共寫了九千多首詩,也擅長寫詞,堪稱大家。乾道二年(1166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這首詞中的梅花形象,正是作者受排擠的身世和壯志未就的心境的鮮明寫照。
三、布置自學要求,學生自學這首詞。
(一)默讀這首詞,讀通句子。
(二)自學這首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詞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補充注釋:
驛外:指驛站附近。古代官辦的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住宿和換馬的處所,稱驛站。
寂寞:孤單冷清。
愁:憂慮。
群芳:各種美麗芳香的花草。
妒:妒忌。
零落:凋零飄落。
故:原來的。
(三)學生匯報各自的自學情況,教師指導。
1.學生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正音。
2.檢查學生對這首詞的意思的理解。
請幾個同學試著解釋這首詞,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教師作適當提示:
上闋的意思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梅花孤獨地開著,漫無目的。已是黃昏的時候了,梅花獨自含愁,更帶著些風絲雨絲。
下闋的意思是:梅花無意想要與百花爭春斗艷,任憑百花來妒忌吧。即便梅花凋零飄落,成泥成塵,它的芳香依舊不變啊!
這首詞的上闋著力勾勒梅花所處的環境,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再加上黃昏時的風雨,一幅冷落凄涼的畫面,隱喻詩人的政治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詞的下闋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表現出詞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詞中所寫梅花是他高潔品格的化身,使梅花與“我”融為一體了。
四、比較閱讀:對比陸游詞與毛澤東詞的異同。
(一)相同點:
1.都寫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
2.都表現梅花不與群芳爭春的特點。
3.都贊頌了梅花的高潔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二)不同點:
1.梅花的形象不同。陸游:寂寞凄涼、飽受摧殘, 象征屢受排擠的主戰派。毛澤東:傲寒俊俏、積極樂觀,象征革命者堅貞不屈斗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