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毛澤東詞兩首
(二)提問: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師明確:“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三)提問:“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教師明確: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四)提問: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教師明確:評古不是目的,而是為論今鋪墊。“俱往矣”一句突轉,封建時代的“無數英雄”全部都已過去,再用“數”字引出今朝,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六、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
教師明確: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評價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突出主題。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七、品味揣摩這首詞的語言。
(一)提問:這首詞表現了白雪皚皚的一個銀色世界,作者用了哪些詞來表現白、潔的?
教師明確:用了冰、雪、銀、蠟、素等詞表現白、潔。
(二)提問:作者在寫景和評論歷史人物時運用了十分貼切和極富形象、飽含感情的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試舉例說明。
教師明確:寫景時,有動詞“封”“飄”“舞”“馳”,形容詞“莽莽”“滔滔”,副詞“惟”“頓”等,形容而貼切。評論人物時,“惜”很有情味,“略”“稍”十分貼切,“竟折腰”“彎弓射大雕”等詞組,不僅形象,而且使人浮想聯翩。
八、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么不同?
教師明確: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九、布置課外作業
(一)朗讀背誦并默寫全詩。
(二)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的本課配套作業。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 雪
寫景:總寫——分寫( 動靜結合、 虛實結合)——總寫
↓
承上啟下
↓
議論: 評古 —— 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