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
一、學習目標:
1、領悟詩詞佳句,感悟所表達的真摯情感和所創設的美妙意境
2、積累詩詞名句
二、重點難點:
重點:感悟詩詞表達的真摯情感和創設的美妙意境
難點: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一篇好的文章中往往引用許多詩詞名句,增加了文章的色彩。我們也要掌握一些詩詞名句,這對于提高文學修養,增強寫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要養成好的誦讀習慣。今天學習的古詩詞五首就需要我們背誦的。
(二)、誦讀方法:
一是有讀一首背一首的習慣,學完一首馬上背誦;二是要理解詩詞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三是學會斷句、停頓,不破讀;四是有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的習慣,在想象中誦讀。如果在今后兩年的時間里切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就可以說是極大的成功——這將給以后的詩歌鑒賞訓練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并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三)、講授新課:
第 一 首:離 京
一、作者、背景簡介:
龔自珍,字爾玉,又字璱人,號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學家。其祖、父皆為進士,在北京做官。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寫到“官吏士民狼艱狽厥,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之人十將五六,又或餐煙草,習邪教,取誅戮或凍餒以死,終不肯治一寸之絲,一粒之飯以益人。”認為清王朝是“衰世”。他屢試不第,38歲才中進士,只做了幾任小京官,后辭官。他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專制,要求進行社會改革,是近代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他的詩氣勢磅礴,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一八三九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眷屬,在南北往返途中,寫下了短詩315首,題為《乙亥雜詩》。本詩是第一首,寫他被迫辭官,離開北京時所抒發的感想。
二、范讀:
三、詩意講解:
“浩蕩離愁白日斜”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詩人究竟愁什么呢?詩人離京時,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辭官回鄉;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命運憂愁。“浩蕩”本指水勢浩大,在這里喻“愁”,李煜曾有詞寫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可見憂愁之深。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晚景襯托離愁。詩人通過喻、襯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
“吟鞭東指即天涯”本句雖無愁字,但也能表現詩人離京之愁。天涯是指詩人家鄉——杭州,馬鞭一揮,離京遠去,直至天涯 ,很難再回京城,用夸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愁,傷懷之意,含而不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四、名句欣賞: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達自己雖前途不暢也不忘報國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