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課導學案人教版
知識和技能
1.理解、積累重點文言字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文言文的能力,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
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深入體會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聰穎機智。
教材分析
《世說新語兩則》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的文章都是以家庭、親情為主題。而《世說新語.詠雪》一文雖是文言,但淺顯易懂,詞意雋永。勾畫了古人家庭的生活畫面,兩代人在婦幼文化氣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種生活的雅趣和生活的樂趣。學習時,聯系自身情景及文化背景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能做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文章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已經充分感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能深刻體會到家庭中親人之間那種人情美。但因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在其認識作品時會停留在表面,會被故事所吸引,卻很難關注語言背后的深意,所以,應通過教師情境的創設和適時的引導把學生領進語言的殿堂,深刻體味文章的情感和意蘊,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重點文言字詞。
2.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
難點
深入體會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聰穎機智。
教學媒體
朗誦配樂:
音樂放送:《塞北的雪》
教學方法
情境設置法:運用談話和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氣氛,感受雪之美。
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生在朗讀中感受理解親情美,欣賞語言美。
語文活動式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激發想象
播放生歌曲《塞北的雪》
提問:歌曲中如何描寫塞北的雪?用了那些修辭?
朗讀課文——理解讀
1.請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出朗讀評價。(準確、流利、注意停頓、節奏及情感的把握)
2.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學之間互聽互評。
3.齊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疏通文意——積累讀
1. 自讀課文,找出文中重點字詞,并理解。
2. 找出文中描寫雪的句子,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何事。)
圈點評注——品味讀
語文活動設計:我為他們來頒獎。
題目:如果讓你為這次家庭聚會中的人物頒獎,你將會為誰頒發什么獎,為什么?
(運用圈點評注法,抓住文章關鍵詞句。)
想象聯想——創造讀
我們來詠雪:
再讀課文,說說你能聯想到那些描寫雪的詩句,也可發揮自己的想象,自己來詠雪。
六、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結合音樂,談一談。
聽讀,朗讀,點評。
自由朗讀。
學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