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 再走一步》課堂教學案例
師:你從作者童年時遭遇陷境而最終脫險的經歷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1、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勇于克服,就能戰勝。
生2、不要害怕困難,只要大膽去做,肯定會克服。
生3、路要靠自己走,不能讓別人代替。
生4、做事要堅持不懈。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那么作者有沒有從自己經歷的事中悟出點道理呢?
生:有。(讀文中道理部分)
師:這個道理怎樣理解呢?
學生無人回答,教師加以引導
師:我們分解來理解這句話。“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指什么?
生1:成功
生2:人生的目標
肯定兩種說法正確
師: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會遇到一些“巖石”,“巖石”指什么?
生:困難
師:為什么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呢?
生:那樣就會害怕,不敢再走了。
師:面對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怎么理解呢?
生:一點一點的解決,解決了一點,再解決下一點。
師: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指什么?
生:將巨大的困難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困難。
師:同學們再朗讀一下最后一段,體會一下,作者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朗讀思考
生:面對巨大的困難,不要害怕,可以把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一個個解決,最后,大困難就解決了。
師:這個道理有用嗎?
生:有。
師:從哪句話看出來?
生讀:“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所,我便能應付一切。”
師: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道理使作者一生受益,咱們同學能不能將這些哲理化為己用,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習中呢?
(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一點一點努力去做,就會成功。
生2:做事要堅持不懈,只要不放棄,總會成功。
師:在學習上,能不能得到啟示呢?
生啞言
師:我們一起讀個小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鐘擺的啟示》(屏幕顯示文章《鐘擺的啟示》,一名學生朗讀。)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
(學生討論)
生:“堅持每秒鐘動一下”,堅持到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到。
師:那么再想一想,在學習上,我們要怎樣做?
生1:學習貴在堅持,堅持每一天都在認真學習。
生2:不要老想著考不上高中怎么辦,只想著每一天 我都要努力。
生3:堅持每一節課都認真聽講,每天掌握老師每天傳授的知識。
師:大家說的不錯,可見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屏幕顯示,學生集體朗讀):“真正的成功就是將努力融入到每一天的學習中,每一節課的學習中”。
教學反思:
讀文本 還要用文本
學完了本文,我認為成功之處一是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使學生走進了文本,理解了文本。二是引導學生探究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獲得了真正的教益。文章的作者通過自己小時侯的一次遇險經歷,悟出了一個人生的哲理,這個經驗使他“能應付一切”。因此,我希望學生們能領悟這哲理,運用這哲理。因為在學習上有人是三分鐘的熱血,想一口吃成胖子,一時的努力不見成效,就泄氣了,放棄了。授課中恰恰是這個從字面上理解了哲理,但不能聯系到自己的生活中。于是,我向同學們推薦了寓言《,鐘擺的啟示》,鐘擺面對一年要擺動31536000下的任務,有了畏難情緒,但它聽從了時鐘老人的勸告,“堅持每秒鐘動一下”,最終完成了全年的任務。“堅持每秒鐘動一下”與“堅持每節課都努力”、“走一步,再走一步”與“堅持每一天,再堅持每一天”何其相似,這樣學生們就聯系到如何學習的問題上了,這正是我所希望的讀文本,用文本,讓文本走進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