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教學設計18
2、理解: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神圣?痛苦?深沉?各指什么?
明確:神圣指社會需要,人們需要
痛苦指一身煙塵 孤獨寂寞 夜晚苦熬
深沉指默默奉獻 以苦為樂
這是全文的所要表達的人生哲理:神圣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為代價。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為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理解:文中說“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快樂的樹”,“憂愁”和“快樂”矛盾嗎?“憂愁”、“快樂”指什么?
憂愁指a、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b、城市的污染,損害著人們的健康,自己又無力改變;c、不被人理解。
快樂指a、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
b、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而快樂。
這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多媒體顯示:教師 交警 清潔工 ……雷 鋒 焦裕祿 李素麗等
這些人都像行道樹一樣,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四、小結
你覺得張曉風只是為寫行道樹而寫行道樹嗎?她歌頌的是什么人的形象?
以苦為樂的勇敢者 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完成練習冊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