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教案
教學目標 : 1 學習積累文字詞匯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
2 梳理記敘文的有關知識
3 品析課內精彩段落
4 拓寬閱讀面,培養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
教學重難點: 把課內學習的閱讀知識應用于課外閱讀
教學方法: 競賽活動,知識講解,訓練鞏固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課程
同學們,第一單元的內容已經學完,下面我們把學過的內容歸納整合。
(出示學習目標)
1 學習積累累文字詞匯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
2 梳理記敘文的有關知識
3 品析課內精彩段落
4 拓寬閱讀面,培養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
二 復習基礎知識
a (出示訓練題)
1 看拼音寫漢字或注音
Xuán jī qiǎn liáo shì zhǐ
念 滑 消 寂 人情 故 高氣揚
xuè rǒng ( ) ( ) ( ) ( )
戲 長 心血來潮 乳臭未干 嫌惡 苦心孤詣
2 聯系課文解釋詞語
索然無味:
苦心孤詣:
言簡意賅:
3 文學常識填空
(1)《西游記》的作者是------代的-------,其中有“八卦爐中逃大圣,-------定猿心”的情節。
(2)《風箏的作者是------原名---------著有散文集《 》。
(3)《憶讀書的》作者是-----原名--------著有詩集《 》。
(4)馬克吐溫是----------國作家。
b(學生答題)
c(訂正答案并總結講解)
答案 :1懸 稽 遣 寥 事 趾
虐 冗 xuè xiù wù yì
總結:字形字音要牢記,多筆少筆不可替。
形近字形要分清,讀音相同看意義。
生字聯系學過字,稍微變化把它記。
多音生音要分明,切勿讀錯失面子。
2答案 :沒有一點趣味。
這里是費盡心思的意思。
語簡單而意思概括。賅:完備。
總結:解釋文中關鍵詞語的含義的方法
( 1)結合語境理解切實語境義
(2)根據所學詞語同義置換
(3) 分析詞語中的重要語素
3 答案: (1)明 吳承恩 五行山下(2)魯迅 周樹人 朝花夕拾 (3 )冰心 謝婉瑩 繁星春水(4)美
總結: 中考要求:a新課標推薦的篇目識記主要情節
b中國歷代作家要求識記筆名原名朝代生平及主要作品
c外國作家要求識記姓名國籍及主要作品
三 復習記敘文知識點
師生共同回憶:
●記敘文是以寫人、敘事、寫景為主要內容,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的文章一般以時間(事情的發展)為順序來記敘。
●記敘的詳略:所謂詳略指文章的取材、組材的詳細與簡略的問題。記敘的詳略由文章的主題而定,凡是對主題思想起重要作用、內涵深刻、情節生動的具體材料,就展開來具體敘述,即“詳寫”;而對主題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敘述,即“略寫”
●記敘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富于表現力,應由此體會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從而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體意義。
●記敘文的主旨:包含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兩方面,一般用“通過……表現……”的格式概括表達。
四課內語段品析
a 出示課內閱讀題
1、《憶讀書》第六、九、十段
(1)選文以___為順序安排材料,標志性詞語是__
(2)分別概括三段的內容:
(3)由選文可見讀書的好處有___、___
2 《風箏》第四、五、六、十二段
(1) 按要求填空
時間___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
經過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
(2)“精神的虐殺這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我得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边@句話運用了_____的修辭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但是,四面有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屬于________描寫,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結構來說的作用:
b學生答題
c出示答案、總結講解
( 答案略 )
總結 : 1.答題法則:閱讀題的答案在原文中找。⑴用原文語句回答:摘錄全句。⑵用 自己的話回答:截取關鍵字詞作為答題要點。
2修辭方法的判斷及作用:比喻 擬人 生動形象寫出了--------- 排比 強調了--------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有感染力。
3.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1)渲染-------氣氛(2)襯托人物-------心情。
4概括故事內容。
方法:⑴誰(為什么)干什么(怎么樣);(2)。事情的起因,經過 ,結果。
5(1).文章的開頭;
作用:⑴開篇點題;⑵總領全文;⑶引起下文(4)為下文作鋪墊(5)設置懸念。
(2).文章的中間;
作用:⑴獨立成段的是過渡句(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⑵段末的總結句是總結上文,引起下文。
(3).文章的末尾;
作用:⑴篇末點題,畫龍點睛;⑵總結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五課外閱讀拓展
a出示閱讀
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
童話,并不只是給兒童讀的。
我在成年之后,還常常讀童話,每當煩心的時候,從書架上隨手扯出的書,必是童話。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我就讀過多遍,他也被翻譯成“人魚公主”。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人魚公主”這個名字。海的女兒,好像太神圣了些。人魚呢,就顯得神秘而靈動,還有一點點怪異。
大約八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人魚的故事,讀完后淚流滿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覺得那么可愛、美麗的公主,居然變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極了。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臉盆里的水泡,就有些發呆,心中疑惑的想,這個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魚公主變成的呢?看到風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傷感。
大約十八歲的時候,又一次比較認真地讀了人魚公主。也許是情竇初開,這一次很容易地讀出了愛情。原來,這是一篇講愛情的童話阿!你看,他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慘烈的痛苦,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剪樣的甲板上跳舞,它是寧肯自己死,也不要讓自己所愛的人死。這是一種多么無私和高尚的不求回報的愛!
到了二十八歲的時候,我已經做了媽媽。這時來讀人魚公主,竟深深的關切起人魚公主的家人來了。她的母親在生了六個女兒之后去世了,我猜想這個女人臨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他的女兒,不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它一定在三在四地交代給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別是最小的女兒。
到了三十八歲的時候,以為我開始寫小說,再讀人魚公主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探討前途生的寫作技巧來了。我有點納悶,安徒生在寫作之前,有沒有一個詳盡的提綱呢?我的結論是——大概沒有。似乎能觀看到安徒生的某種隨心所欲,信馬由韁。當然了,大輪廓走向他是有的,這個纏綿悱惻、一波三折、集郵血淚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里醞釀許久了。但是,連續了幾遍之后,感到結尾處好像有點畫蛇添足。
現在,我四十八歲了。又讀了幾遍人與公主。這一次,我心平氣和,仿佛開眼洞天,有了一番新的感悟。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無論海底的世界怎樣瑰麗富饒,因為沒有靈魂,所以人魚公主毅然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人魚公主是頑強和堅定的,她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就決不回頭。終于,他得到了自己成就一個靈魂的機會。在一個接一個嚴峻的考驗之后,在肉體和精神的磨礪煎熬之后,她有踏上了尋找不朽靈魂的漫漫旅途。
這個悲壯而凄美的尋找靈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動人心弦,常讀常新。于是想,當我至十八歲……六十八歲……一百零八歲(但愿能夠)的時候,不知又讀出了怎樣的深長?
1. 對于《海的女兒》這篇作品,作者為什么更喜歡“人魚公主”這個名字?
答:
2. 文章中加點的“信馬由韁”這個詞語,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答:
3. 作者認為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在寫作技巧上有什么不足?
答:
4. 作者在不同的時起閱讀《海的女兒》產生了不同的感受。請依據文章內容對下列時期作者的感受加以概括。
1八 歲 時:
2十 八歲 時:
3二十八歲時:
4三十八歲時:
5. 作者說,現在讀《海的女兒》,感到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你認為這里的“靈魂”
指的是什么?作者在這個時候贊揚了“海的女兒”怎樣的精神?
答:“靈魂”的含義:
贊揚的精神:
6. 文章的結尾具有怎樣的作用?
答:
童年風箏夢
窗外,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我不甘寂寞,來到野外。天好藍,朵朵白云點綴其上。幾只高高飛翔的風箏牽動了我的思緒,將我帶回如夢的童年……
童年的我是不曾擁有過玩具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一只綠色的蜻蜓形狀的風箏。于是擁有一只風箏,成了我童年的夢。曾多少次,在夢中放飛風箏,醒來卻是一場空。怎么辦呢?向爺爺要,爺爺用煙袋竿敲我;向父親要,父親大聲怒喝;向母親要,母親皺眉搖頭。在剛剛填飽肚子的日子里誰還會去關心一個不起眼的小孩的夢想呢?然而,我要擁有一只風箏的愿望卻與日俱增。
終于,一天村里來了一個人,帶了好多風箏,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綠蜻蜓。我隨一群孩子緊緊圍住他。她把風箏放到地上。我拿起那只綠蜻蜓撫摸著,愛不釋手。那個人見我十分喜歡這個風箏,就對我說:“一角錢一只,很便宜的,買下這一只吧!”我何嘗不想買呢?但是,我的身上是從來沒有零錢的。臉熱得發燙,我惋惜地放下,悄悄離開,站在遠處望著那只風箏。夕陽的余輝撒在地上,是斑駁的影,撒在我的身上,把我的身影拉的好長好長。
許多買了風箏的孩子,雀躍著跑開了。我再一次靠近風箏,突然,一個可怕的念頭閃現在腦中。那人正忙著找錢,拿風箏,絲毫沒有注意到我。我悄悄挪動到他身后,拿起那只綠蜻蜓,飛快地跑了。回到家,坐在床上仔細打量著這只風箏,綠色的翅膀,綠色的身子,它一定飛得很高。我急切得想放飛它,然而,就在這時,父親回來了,嚇得我連忙把他塞到床下,不敢讓父親知道。
在以后的許多天里,我時時想著那只風箏,卻一直沒敢拿出來。直道有一天父母都不在家,我才得以拿出心愛的風箏。可是,他的翅膀折斷了,身子也弄壞了。我拿著線努力想使它飛起來,他卻摔到了地上……
后來,年齡大了,知道了自己行為的可恥,一直想忘掉這段不光彩的往事,所以沒有再放過風箏。
而現在,眼前的風箏引動我的思緒,腦海里出現了一只愈來愈清晰的風箏的形象,心中迸發出放飛一只風箏的強烈愿望。于是,一只綠蜻蜓飛了起來,漸漸得越飛越高。飛吧!風箏,帶走我心靈的污點,圓我童年的夢。
1文中“一個可怕的念頭”指的是
2文中畫虛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作用是
3 劃波浪線句子屬于 描寫,作用是
4二三四段內容可概括為:
( )風箏 ( ) 風箏 ( ) 風箏
5文章開頭結尾具有怎樣的特點?
6 文章的內容和情感與《風箏》一文有何相同點?
b學生答題
c 出示答案并講解
(答案略)
五 總結
剛才我們對第一單元內容進行了歸納整合,希望同學們砸實基礎、擴大閱讀、掌握方法、加強訓練,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