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行道樹》)教學設計
7,短文兩篇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抓住議論性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3,培養(yǎng)探究質(zhì)疑課文的能力。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
學習《行道樹》
一、預習:
1, 正音、義、詞、形
墮落:(思想、行為)往壞里變。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美觀。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繁弦急管:各種各樣歡快的音樂。弦,指弦樂器;管,指管樂器。
紅燈綠酒:形容繁榮熱鬧的夜生活。
貪婪: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冉冉:慢慢地。
苦熬:忍受疼痛或艱苦地生活。
自豪:因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
污濁:(水、空氣等)不干凈、混濁。
2, 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3, 就課文不理解處質(zhì)疑。
二,導入 :
1, 作者簡介:張曉風,41年出生,77年被中國臺灣地區(qū)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其散文風格“亦秀亦豪”、“腕挾風霜”、“淋漓健筆”。
2, 導語 :行道樹,我們每天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對于它們,無數(shù)人贊美過、歌頌過,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一篇張曉風的同名散文,理解作者對它們的感悟。
三,正課
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探究質(zhì)疑:
①, 第一節(jié)為什么不說“我們是一列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的樹”?而要象課文里那樣分成兩句說?請聯(lián)系下文思考后回答。
明確:分兩句說既突出了“我們是一列樹“,又突出“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和下段開頭的句子意思相聯(lián)系。
②, 第二節(jié)中的“這一點”指的哪一點?
明確:指“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不能多說或少說。
③, 對“這無疑是一種墮落”中的“墮落”應作怎樣的理解?行道樹說自己墮落,這墮落表現(xiàn)在哪里?
明確:不是指思想品質(zhì)上的墮落,而是淪落的意思。從位置上看,從山上原始森林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淪落為山下城市里馬路邊上的樹;從形象上看,從滿身青翠變成一身抖不落的灰塵。
④, 第三節(jié)“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好了”這句話中,“我們的命運”指什么?
明確:指這些樹從山上原始森林里移栽到城市里成了行道樹。
⑤, “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行道樹為什么把自己城市的點綴說成是“悲涼”的?
明確:城市里充滿車輛和煙囪,嘈雜喧鬧,煙塵飛揚,空氣被嚴重污染,若干列行道樹改變不了這種面貌,所以說,這種點綴是悲涼的。
⑥, “這種命運實際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行道樹這樣說突然嗎?前文中有沒有一句話為這么說做了鋪墊?
明確:不突然。第二節(jié)里“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已暗暗為下文做了鋪墊。
⑦, “否則”該怎樣解釋?
明確:如果不這樣,或者:不這樣,那么。
⑧, “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什么樣的事業(yè)是神圣的?為什么“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
明確:為社會為大眾奉獻是神圣的事業(yè),要這樣做需要犧牲個人的利益,所以是痛苦的。
⑨, “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句中的“深沉”該怎么解釋?結(jié)合課文,把行道樹的深沉表現(xiàn)在哪里說出來。
明確:“深沉”既指思想的深刻,又指行動的沉穩(wěn)。行道樹懂得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所以甘愿放棄原來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滿身灰塵的站在馬路邊上,這就是“深沉”。
⑩, 第四節(jié)開頭說,“整個城市……都是紅燈綠酒”這樣說是帶有貶義地批評城市里有的人嗎?說是或不是的理由是什么?
明確:沒有。盡管城市里夜生活的繁華熱鬧和行道樹的寂寞孤獨構(gòu)成了對比,但城市的晚上有繁華熱鬧的夜生活是正當合理的,無可指責的。
11,下面兩句話里,“在”字的用法一樣嗎?
①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
②午飯后我們都在教室里做作業(yè) 。
明確:不一樣。第一句的“在”是動詞,第二句的是介詞。
12,“站成一列致敬”,“致”字解釋什么?
明確:表示,表達。
13,“無論如何,我們這座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請在句子里用“總得”的地方,換上三組意思和“總得”差不多的詞,每組詞可以是兩個字,也可以是三個字的。
明確:總該,總須,總要,總應該,總必須等。
14,“貪婪”和“固執(zhí)”這兩個詞在有的句子里是帶有貶義的,在第五節(jié)兩個句子里帶不帶貶義?各解釋什么?
明確:都不帶貶義。“貪婪”,盡情而不知滿足。“固執(zhí)”,執(zhí)著。
15,最后一節(jié)“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這句中,行道樹為什么而“憂愁”?為什么而“快樂”?和開頭一節(jié)相對照,意思相近相互呼應的表現(xiàn)在哪里?意思深化了的又在哪里?
明確:為城市里有些人早已習慣污染,不珍惜空氣的清新,不重視環(huán)境的潔凈而憂愁,為自己能夜晚忍受寂寞迎接太陽迎接光明和制造新鮮空氣而快樂。
16,總覽全文,行道樹所從事的“神圣的事業(yè)”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明確:三方面:①春天勤生綠葉,夏日獻出濃陰,點綴城市面貌;②夜晚忍受寂寞孤獨,迎接太陽,迎接光明;③制造新鮮空氣。
17,本文寫行道樹,實際上借樹寫人。請概括“行道樹”是怎樣的人(23個字內(nèi)),注意:必須明確地指出這樣的人的本質(zhì)特點,籠統(tǒng)說法不給分。
明確:為奉獻社會甘愿犧牲個人利益并以此為樂的人。
四,小結(jié):本文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五,作業(yè) 布置:完成“導學”部分練習。
學習《第一次真好》
一, 字詞音、義、形
結(jié)實累累:形容果實結(jié)得多。
豐碩:(果實)又多又大。
沉甸甸:形容沉重。
不可磨滅: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都不能消失。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細致,孔穴明晰,結(jié)構(gòu)奇巧。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盼望。
具體而微:整個形體都已經(jīng)具備,只是比較微小而已。
多姿多彩:形容姿態(tài)萬千顏色多樣。
珍重:愛惜、珍愛。
回味無窮:從回憶里得到許多體會。
二, 朗讀課文
三, 探討質(zhì)疑:
1,“風情畫”與“風俗畫”、“風景畫”的區(qū)別?
明確:風情指風土人情,風俗指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的場面。風景指自然風光。
2,第一次的感覺好在何處?
明確:奇妙,新鮮而刺激,回味無窮。
3,“雛形“與”具體而微“的區(qū)別?
明確:前者指未定型前的形式,后者指具備了整個形態(tài)。
4,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嘗試?
5,齊讀課文。
四,課文小結(jié):略。
五,作業(yè) 布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