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寶貴
第一課
課題:《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教材: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
一、課前設計
㈠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是在目標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依據課程內容標準一2.1(體會生命的可貴)和二3.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公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領學生通過個體閱讀、小組合作交流、情境體驗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可貴,探究珍惜愛護生命的方法要求。
㈡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六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感知“多彩的生命世界”,知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和“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基礎上的一節新授課,主要包括“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和“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兩個目題,旨在引領學生認識、體會生命的美好,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本課既是第一課“生命最寶貴”主題的落腳點,也是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教育主旨之一,為其他單元教育內容的學習打好了開端伏筆。
2.學生情況:
我所教的學生共五個班三百多人,來自不同的小學,大多是周邊農村家庭孩子。他們剛剛步入初中,對初中的學習生活比較陌生,加上受減負政策的負面影響,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習慣較差,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本門學科存在輕視心理,給教學帶來較多阻礙。因此本課在前兩節初步感知思想品德課學習要求的基礎上,一方面指導學生逐步掌握學習本門課程所需的基本閱讀、歸納理解能力,初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探究目標任務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目標 :
①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