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新自我教案
三、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重在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與積極實踐相統(tǒng)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將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內(nèi)容生動化。課堂以活動串聯(lián),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主題之中,突出學生的感悟和體驗。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啟迪學生的獨立思考,真正內(nèi)化生命是多彩的、生命是可貴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所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就是主題探究法和游戲活動法。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詢生命的獨特性,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熱愛各種生命,思考和設計自己獨特的生命之路。
2、能力:(1)逐步提高學生觀察、辨別與分析生命差異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對生
命存在的價值的理解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反思、展示、設計與提升自我個性的能力
3、知識: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是具
有智慧與思維的生命
五、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人類生命和每個人生命的獨特性
2、難點: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熱愛與珍惜豐富多樣的生命。
六、組織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階段:
1、學生4人為一組,采集植物的相同葉子標本;收集本組同學的大拇指的指紋。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學的個性、品質(zhì)、習慣、興趣愛好、特長優(yōu)點等等。
3、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印泥、一張白紙、一個放大鏡、一張紅色空白卡片;一棵小柏樹
(二)課堂教學過程:
1、猜測與想象:
教師展示各種圖片,讓學生猜測這些圖片上的物品(與指紋有關的高科技產(chǎn)品)。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證明,絕大多數(shù)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先提出設想,即猜測,然后再進行驗證、分析、推理,從而產(chǎn)生新的發(fā)現(xiàn)。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特點,通過猜測活動,迅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引導學生質(zhì)疑指紋產(chǎn)品廣泛運用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問題:同學們家里有沒有用指紋鎖?這里學生有兩種情況:一是有,老師就要問:難道你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嗎?二是沒有,老師就要問:如果你家裝了這種鎖你擔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絕大多數(shù)學生回答不擔心。老師進而追問:難道指紋真有這么神奇嗎?從而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這一主題。
2、觀察與探究(1):
首先讓學生分4人一組收集指紋,運用各種手段觀察探究指紋的情況;要學生用準備的印泥、白紙收集;并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形形色色的指紋。然后讓學生來說說各組觀察到的情況:指紋的大小、形狀;螺紋的形狀、螺紋的疏密、螺紋的彎曲度等等方面的差異。
第二步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采集的各種“看似相同”的葉子標本,讓觀察學生所收集的葉子到底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有差異,請把它找出來。學生會從葉子的形狀、顏色、大小、葉脈等等方面比較、歸納。這種先收集相同的樹葉,然后再找不同,實際上是運用了逆向思維法,它更能有效的說明了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的道理。
然后讓學生在深入探究以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就觀察與分析的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總結出:“世界上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