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知識點
(1)在異性面前表現不得體的行為主要有過分拘謹、過分隨便、過分冷淡、過分親昵等。
(2)在異性面前表現不得體的原因,主要在于不了解男女生相處的方法。
5.與異性交往應采取恰當的方式
(1)與異性交往的原則:培養健康交往意識;相互尊重,平等待人;采取群體式交往、公開式交往的方式與異性同學交往,多在具體活動中增加與異性交往的機會。
(2)與異性相處的方法:了解異性的內心世界;坦誠面對異性;以適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
(3)與異性交往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表情自然、大方;言語得體、距離適度;避免出入不良場所;不把對方當作戀愛對象等。
6.男女之間應怎樣正常交往?
答:(1)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既需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
(2)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3)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與師為友
1、老師工作的特點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梯、蠟燭、園丁、油燈,是人們歌頌得最多的對象。老師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時間長、事物雜、強度大、變化多等。
2、體諒老師的煩惱
老師是普通人,自然也有著一般人的喜怒哀樂,也有很多煩惱。雖然有些煩惱我們不能直接幫助解決,但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減少。要感受老師作為普通人的真實情感,體驗老師的辛勞,理解老師的言行,主動關心老師。
3.積極與老師溝通的方法
(1)讓老師了解你。要讓老師了解你,就要適時地適當地表現自己。
(2)尊重老師。應尊重老師的勞動,對老師有禮貌,正確對待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3)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給予老師充分的體諒和信任,是一個學生對老師莫大的理解和尊重。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情誼
師生情誼是人類美好情感的表現。增進師生情誼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
(1)語言上,師生之間彼此都要注意說話的藝術,多說有益的話,少說無益的話,有利于融洽師生關系。
(2)行動上,關鍵在于師生之間彼此都要投入真心、付出真情、付諸行動,增進師生情誼。
走進父母的心靈
1.理解父母的關愛
(1)理解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了解他們的經歷、興趣、愛好、工作等。
(2)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之愛是最偉大無私的。父母是我們生命中的陽光,他們給我們溫暖,給我們支撐,給我們的學習、生活以保障。他們的親情摯愛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養料。
(3)父母對子女關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由于父母和子女在年齡、經歷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異,父母在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可能總是盡善盡美的,因此,產生沖突和摩擦是難免的。我們應以換位思考的方式以及寬容的心態理解父母的不足,用心體會父母對我們的各種形式的關愛,并且樹立同父母溝通的意識。
2.克服“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是中學生中一種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它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抵觸乃至抗拒。
(2)逆反心理對我們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時調整,將會使自己經常受到消極情緒的捆擾,無法吸納有益的建議,失去準確的判斷力;影響與父母溝通,曲解父母的關愛;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