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上冊第十三課分數的品質導學案
(1)作弊與公平。作弊是用不正當的和不公平的手段獲得不應該得到的利益,這不僅違背了誠實的準則,也破壞了公平的原則。(2)友誼與公平。在有些情況下,考試作弊發生在與我們關系很好的同學或朋友身上,與友誼等問題聯系在一起,看起來十分復雜,需要我們作出理性的分析和選擇。(3)集體利益與公正。在學校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在各種競賽活動中,也存在著分數、成績與誠實、公平的關系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和正確處理。二.【合作交流與探究】探究:(一)誠實的檢驗 1、分數的真假反映了什么?l(p104) 2、誠實的含義、意義?m(p105) 3、老實人真的吃虧嗎?n(p105) 4、作弊的后果o(p106) 5、好的成績、分數來自于?p(p106) 6、學習上不誠實的行為有哪些?q偶爾作一次假沒關系嗎?r(p106-107) (二)公平的比較 1、目前制度下,____是比較客觀的鑒別和選拔的方法。s(p107) 2、作弊違反了____的準則,也破壞了____的原則。t(p108) 五.【我的疑問或收獲】(鞏固總結)1.誠實考試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2.考試作弊危害大。3.偶爾抄襲一次不要緊的想法是錯誤的。4.作弊不僅關系個人的誠實品質,也有損公平的原則。三.【課堂檢測與鞏固】【典例1】小麗通過作弊考了好分數,朋友向她指出這是不誠實的行為。她卻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沒有妨礙別人。”對此你的理解是( )①小麗偶爾作一次弊,沒有多大的危害 ②她作弊的行為破壞了班級的風氣,破壞了公平的原則 ③同學不應該指出小麗作弊的行為 ④小麗的作弊行為違背了誠實考試的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2】某班根據單元主題探究活動的要求,組織了關于“誠信”的辯論會:正方一辯: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其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不講信用,就無法立身處世。“狼來了”的故事啟示我們,不講誠信可能會獲得一時的好處,但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一個講誠信的人,無論走到哪里終究都不會吃虧,在學習上,他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在交友上,他得到朋友的信任;在工作上,他能贏得同事的贊譽。反方一辯:誠信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在復雜的現實生活中,講誠信會吃虧。比如,同學小張通過作弊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假如他主動向老師說出真相,好成績就會被取消甚至會受到校紀校規的處理;再如,有些商家老老實實經營卻難以維持,而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卻獲得巨大利益。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并完成相關任務:(1) 請根據雙方一辯的闡述,寫出雙方辯題正方辯題: 反方辯題: (2)請你作正方二辯,針對反方一辯的發言,寫一段話,給予反駁。(講誠信不吃虧 講誠信吃虧 做誠信的人要求我們做到堅持實事求是;在涉及利、利益沖突時,應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沖突時,應站在長遠利益一邊;在情與法沖突時,應站在法律一邊。小張作 弊后向老師承認錯誤,雖然看起來吃虧,但會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任。那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商家雖然獲得暫時的利益,但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終究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因此,講誠信不吃虧,我們要做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