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看社會 辯是非》學案
第17課《看社會 辯是非》學案
第一框 生活中有是非善惡
教師寄語:走進去,眼前一道亮麗的風景!
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社會生活中努力抑惡揚善,做一個正直的人。
2、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并用是非善惡標準來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
3、知識: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惡,了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不同影響。
學習重點: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學習難點: 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又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因為只有讓學生了解了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才能用是非善惡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活動探究(試一試,你一定能行!)
學習任務一:閱讀教材p80~p81的相關內容,了解生活中存在是非善惡。
活動1、試一試:仔細分析p80的四個鏡頭,試一試你能區別開哪些屬于真、善、美現象?哪些屬于假、惡、丑現象嗎?(填在課本上)
活動2、說一說:結合身邊的事例,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在你的學習生活中存在哪些是非善惡現象,想一想,哪種現象多一些?
活動3、讀一讀:閱讀p81的“相關鏈接”,領悟真、善、美的關系。
學習任務二:閱讀教材p82~84,掌握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活動1、觀察p81的兩幅照片并閱讀p82的兩個典型事例,感受如何?
(1)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現象,符合人們對_________的追求,具有較強的________________,它們能夠起到凈化人們心靈的作用,激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能夠促使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覺________________,從而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
活動2、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頌揚真、善、美的名言警句?(填在課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