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彩
目標要求
1.知識與能力
了解自己人生目標的現狀,知道探索人生意義的途徑與方法。
懂得人生的價值必須通過勞動創造才能得以實現,今天的努力學習也是人生追求中的一種勞動創造。
培養樂觀向上、珍惜生命時光、勤于勞動創造的人生態度與行為。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園”中的活動初步體驗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理想與人生價值的多元性,了解自己人生理想的現狀,初步引發關于人生問題的思考。
通過“實踐與評價”的活動,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形成個人、小組及全班對人生探索的積極意識與行為,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通過研讀“閱讀與感悟”中的材料,領悟“激情與夢想”對有價值的人生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追求創造美好人生的激情。
結合活動,研讀、領悟“心靈導航”闡述的問題,從理性的層面理解人生意義、人生理想、人生價值等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各項活動,初步感受人生的豐富多彩;正確認識人生的意義,初步樹立積極的人生理想,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激發追求美好人生的激情與夢想,為實現富有價值的人生而努力。
教學對象分析
認知結構方面,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各種能力尚處于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從學生想象發展的水平來看,他們對未來的想象,不僅朦朧模糊(例如,長大當英雄、做科學家、做運動員、歌星、做了不起的人等等。再具體一點,則多半講不清了,顯得很茫然。),而且往往從興趣出發,又隨興趣的轉移而變化,具有膚淺、不穩定的特點。同時,其思維活動雖以抽象邏輯思維日益占優勢,但仍屬“經驗型”的,在思維過程中,常常還需要借助直觀、具體、形象、感性的經驗支持,因而很難將諸如人生理想、人生價值等抽象深奧的事物同自身的未來聯系在一起,也不易把當前的學習活動視作人生追求過程中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人生理想與人生價值觀對學生個體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所以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引導,為學生創造富有價值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心理行為基礎。
情感方面,對于人生意義、價值、理想等問題的認知,既關乎學生當前的學習生活與未來的發展,又會對其情緒情感產生較大影響。積極的情緒情感對學生的心理行為起到促進增力作用,反之則發生干擾減力作用。而七年級學生對人生理想、意義及價值等方面的模糊茫然的認知,抑制了其高級情感如道德感(主要是其中的責任感)、理智感等對自我現階段人生活動(主要是學習活動)的激勵動力作用,加之青春期學生的情緒發展尚不成熟,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因而表現為學習動力的嚴重不足,稍稍取得一點好成績,便驕傲自滿,成績稍不理想,則情緒又一落千丈。而引導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濃厚的追求知識真理的欲望的情感,可增強其學習動力,提高調適情緒的自覺性及其現階段人生主要活動——學習的效率。
生活背景方面,當今社會日益豐富的物資生活,被社會推崇備至的“財富人生”觀以及多元價值觀,通過社會家庭等途徑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且這種紛雜的影響本身及其與學校多年一貫制“正面”教育的非一致性等,均給認知能力尚處于較低水平的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沖擊與困擾。使之或覺得無所適從,或產生認知與行為偏差(諸如拜金主義、金錢至上、貪圖物質享受等心理行為在學生群體中并不鮮見)。如果能得到積極科學的人生指引,則有利于學生澄清困擾,明辨方向,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實現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