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近乎勇
教師小結(jié):從對社會陋習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可以看出:羞恥之心,對社會發(fā)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羞恥之心,能引導公民樹立道德責任感,切實履行社會道德義務;能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安定。(板書)
從對解決這一問題的建議,可以得出:如何培養(yǎng)羞恥之心?
培養(yǎng)羞恥之心,就要按照社會道德和法律的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板書)
過渡:羞恥之心關乎個人的成長,關乎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更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羞恥感與責任感
閱讀感悟一:教材p26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坐落在南京市江東門。每年,各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來此敬獻花圈并進行祭奠活動,提醒人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奮發(fā)向上,振興中華。”
請問:我們?yōu)槭裁匆拔鹜鼑鴲u”?
問題提示:因為:①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既有其輝煌璀璨的一面,也有其陰暗屈辱的一面。對國家和民族的道德責任感,從某種角度上說,是在民族恥辱感的基礎上萌動、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只有勇敢正視“恥辱”,并從中汲取動力的民族,才是偉大的充滿希望的民族。②自尊知恥,可以轉(zhuǎn)化成為一種精神動力,可以轉(zhuǎn)化成為民族的凝聚力。“勿忘國恥”可以激勵中國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從而促進民族復興和祖國富強。
教師小結(jié):羞恥之心能樹立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道德責任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激勵中國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從而促進民族復興和祖國富強。(板書)
閱讀感悟二:見教材p30拓展天地“勿忘國恥 奮發(fā)圖強”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jié)業(yè)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后數(shù)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竟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提問1:從徐悲鴻的身上,你覺得他的成功除了堅實的基本功外,還有什么重要條件呢?
提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條件。
提問2:請你列舉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實例,談談使你最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事件。
提示:香港回歸等
提問3:請就“勿忘國恥 奮發(fā)圖強”為題寫一篇演講稿。要求:例舉事實,充滿激情,條理清楚,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活動建議:這一活動是本節(jié)課的深化,提問1、2可在課堂完成,提問3可作為作業(yè);如有條件,也可結(jié)合主題班會,開一堂以“勿忘國恥 奮發(fā)圖強”為主題的班會課,把提問3改在學生課前準備,課堂上進行演講比賽。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做好班會課的各項準備工作,如班級布置、主持人、評委等。
或可結(jié)合教材p30“徐悲鴻歐洲留學的故事”開一個“勿忘國恥 奮發(fā)圖強”的故事會。介紹梅蘭芳蓄須明志、鄧世昌甲午殉國、魯迅棄醫(yī)從文、林則徐虎門銷煙、朱自清拒領施舍、周恩來少年立志、錢學森毅然歸國、詹天佑自修鐵路、李四光地下尋寶等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的小故事。
第二課時 立身需要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