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是非善惡》課堂教學設計
學生寫完后,教師要求:請把你的紙片折疊起來放到一邊,下課后扔進垃圾箱里,讓我們徹底地與假惡丑告別。
最后教師寄語:生活中我們要明辨是非善惡,只有明辨是非善惡,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實現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
實踐作業: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形成一份以“弘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為主題的行動方案。準備下節課在全班展示。
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我又采取了“你說我說”、“我自豪我驕傲”和“慧眼識非“等比較開放的形式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因此,課堂氣氛很活躍。
本課主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并且認識到真善美和假惡丑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我在設計時,運用了最新的生活中的圖片(六幅生活中的最新圖片)、音像視頻資料(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感知、感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在觀看音像視頻時,很投入,特別是看到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王萬青的事例時,好多學生掉下了眼淚。在看到瘦肉精事件時,對奸商的行為又表現出痛恨的表情。感染力要比單純的說教強的多,效果很明顯。
在設計時,我打破了教材的設計體系,力求實現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統一,設計了“走近真善美”和“摒棄假惡丑”兩個環節。這樣做,超越了教材,形成了新的體系,感覺很流暢。
在分析“假惡丑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時,由于課本上的道理較抽象,可讓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丑惡現象,逐個分析,后總結,即采用先分后總的方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