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學
(2)在記錄的過程中,如果你還不知要記錄的他(她)叫什么名字,可以走到他(她)面前去誠懇地問。
活動三:設計自己的名片 (1)每位同學準備一張稍硬、漂亮的紙張,用于設計自己的名片。
(2)名片設計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富有自己的特色。
(3)名片填寫內容可參照教科書第8頁,教師規定在有限的時間內設計,可設計若干張。
(4)名片設計完后,每位同學當面雙手送給自己最想結識的那些同學。
活動四:我們的老師 教師:初入中學,有的同學可能會像大海中羅盤失靈的航船,不知所措。老師將會幫助我們找到航向,確定航線。面對新老師,我們應該盡快認識和了解他們,同時,也讓老師認識和了解我們。那么,課下請把我們做好的 “名片”也送給老師一張吧!其實,所有的老師都喜歡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講,向他提問題,都喜歡他的學生課下主動與他討論問題、交流觀點,所以,讓我們大膽地走近我們的老師吧!
具體活動如下:
(1)學生填寫教科書第9頁的表格內容。
(2)請學生上講臺講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師。
(3)在講述中,重點介紹老師的姓名、所授課程、講課特點,你的個人點評。
盡快地與老師熟悉,把自己制作的“名片”送給老師也許是認識老師的一條捷徑!
活動五:我理想中的班集體
教師:幾十個同學,十多個老師,相聚在一起,我們又組成了新的大家庭——我們的班集體。
如果把老師同學比作鳥兒,那么,班級就是我們快樂的大森林。在這個集體中,我們將朝夕相處,度過三年的美好時光,我們將在這里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為了快樂地成長,為了幸福的回憶,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以主人的身份,融入我們的班級,規劃我們的前景,一起創造一個值得記憶的“家”。
具體活動如下:
(1)用5分鐘時間把自己理想中的班集體的特征列舉出來,填寫在教科書第 11 頁的空白處。
(2)填寫完畢,請同學們走上講臺,進行“我理想中的班集體”演講。
(3)在學生演講的過程中,教師把學生所提到的理想班集體的主要特征羅列在黑板上。
(4)教師和學生共同在眾多的特征中挑選出10 條,課下整理出來,作為建立優秀班集體的目標。 使學生逐步樹立班級的“主人翁”意識,形成對“家”的歸屬感。
活動六:我為班級作創意 如果要建立理想中的班集體,我們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激勵自己,比如定班訓、設班徽等。
具體活動如下:
(1)學生分組活動。
(2)每組討論和創作一個作品,作品題目有:
• 設計班訓
• 設計班級座右銘
• 設計班徽
• 制定班級公約
• 制定班級工作計劃
(3)討論結束后,班級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4)把小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宣傳欄里,以時時鞭策和警示班級成員。
總結 播放歌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通過今天一系列的活動,我們跨越了陌生,我希望大家能像兄弟姐妹般相親相愛,融入我們班集體這個大家庭,讓歡聲笑語、友愛互助蕩漾在我們中間。
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師生間相互認同,相互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