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思想品德第四課《走進青春 成長不煩惱》教學設計
【生答】學習方面的煩惱、與同學、老師、父母等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煩惱等。
3、學習上的煩惱
【學生小組合作】(1)初中的學習生活和小學相比有什么不同?
(2)在初中的學習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煩惱?你是怎樣解決這些煩惱的?
(3)你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和同學們分享?
【生答】(從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增大、作業量增多、學習壓力大、休息和娛樂的時間減少等方面來談初中學習的新變化。初中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煩惱主要來自于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科目增多作業量增大、作業來不及做、考試不夠理想等。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從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好預習、復習工作,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來談。)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搞好初中學習的有效方法】
(1)學會自主學習:逐步擺脫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加強學習自覺性。
(2)提高學習效率:把握好學習的各個環節,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動腦,課后及時復習等。
(3)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初中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增大,可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科學安排時間。
4、與同學交往中的煩惱
【小品表演】《他為什么找不到友誼》(設置情境)
【小組合作】(1)剛才小品中的那個同學為什么找不到友誼?
(2)你和同學的關系怎么樣?發生矛盾之后怎么解決?
【生答】(在和同學的關系這個問題上,學生列舉了很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正面: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互相尊重,如學習、生活上碰到困難了,同學伸出援手;反面:曾經發生過矛盾,如男同學為了小事打架,打過之后又和好了。很大的矛盾雙方解決不了的,由班主任來處理。好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和分歧,通過寫信、打電話、發短消息等方式和解。)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并歸納:同學交往中的正確原則】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尊重,產生分歧與矛盾時要及時溝通,相互諒解,反對武力解決。
5、父母不理解自己的煩惱
【小品表演】《發牢騷》(設置情境)
【小組合作]】(1)剛才的小品反映了一個什么問題?
(2)父母對你有什么期待?
(3)你怎么看待你的父母?
【生答】(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學生主要從父母希望自己把學習搞好,懂事、聽話,有禮貌,適當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方面談。怎么看待父母,學生舉了很多例子,從正反兩方面來談。正面:父母愛我們、關心我們;父母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務,要照顧年邁的長輩,還要為我們操心等。反面:父母認為我們還是小孩子,管的太多、太嚴、太嘮叨;父母有時不能滿足我們的物質要求;父母不理解我們,和我們有代溝;我們犯錯誤了,父母要管教,有時和我們講道理、嚴重的話就讓我們接受棍棒教育等。)
【認真聆聽來自父母的心聲 展示文字材料:《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師導】看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關系?
【生答】學生談看了文章后的感想。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并歸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子女要孝敬、體諒父母,父母與子女應該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出現分歧與矛盾后及時溝通,父母要采取正確的方法教育子女,反對對子女進行棍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