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味道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月亮的味道說課稿范文 篇1
說設計意圖: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嘗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孩子們的眼里,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圓圓的黃色的餅。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精神,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說活動目標:
1、根據圖畫線索大膽猜想故事情節及小動物的對話,并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
2、理解故事內容中蘊藏的童趣,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3、感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說活動準備:
1、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音樂磁帶。
2、圖片:月亮、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老鼠。
說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發想象。
1、猜謎導入:“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白天藏起來,晚上才出現。”(月亮)
2、(出示圖書)我這里有一本書,是和月亮有關的,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吧!“書上的月亮像什么?”這本書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動物們是怎么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閱讀圖書內容,幼兒觀察PPT圖畫書。
1、觀察PPT的第1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1)、這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事情?黑夜里多少雙眼睛?請大家數一數?(九雙眼睛)有幾只小動物嗎?(九只小動物)
(2)、他們會是誰呢?為什么?
(3)、他們在黑夜里望著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4)、教師小結: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夜空。動物們都仰著頭,望著月亮。看得真專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呢?真想嘗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2、觀察第2-5頁引導幼兒了解小海龜下定決心要去摸月亮并請大象、長頸鹿幫忙。
(1)、第2-3頁:一只小海龜下定了決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夠月亮。“海龜夠到月亮嗎?有什么辦法能讓海龜夠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誰?那它會怎樣邀請它的好朋友幫忙?”教師示范海龜所說的話,幼兒觀看畫面。
(2)、第4頁: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看見了會怎么想?會怎么做?月亮輕輕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怎么辦呢?。會請誰來?他們會說些什么?
(3)、第5頁:長頸鹿是怎么做的?月亮有怎么做?還是夠不著怎么辦?
3、幼兒討論:“它會請誰來幫忙?”幼兒觀看PPT中出示的小動物,并分組講述小動物、月亮之間的對話,了解6-9頁圖畫書的內容。
(1)、長頸鹿是怎么做的?夠到了嗎?他會請誰來?會說什么?
(2)、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分組講述。
(3)、幼兒扮演小動物邀請幫忙,并學說對話。
4、幼兒觀察幻燈片第10頁教師提問 “小老鼠能夠到月亮嗎?為什么?”“月亮在想什么?什么樣的表情?”
5、幼兒觀察第11-12頁圖片了解小動物夠月亮的方式“疊羅漢”和規律。
(1)、最后誰夠到月亮了?為什么小老鼠這么小能夠到月亮?
(2)、小老鼠會怎樣分享月亮?那月亮會怎樣?
(3)、出示貼絨圖片引導幼兒鞏固對小動物夠月亮方式的理解。“夠月亮的小動物都有誰?”“小動物是怎樣夠到月亮的?”“看到小動物們夠月亮你感受到了什么?”
(4)、觀察12頁“小動物們都怎么了?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內容,感受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1、幼兒觀看PPT教師完整講述至小動物們相互合作夠到月亮。
2、討論:“動物們愿望實現了嗎?”“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為什么?”
3、引導幼兒思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好處與價值,讓幼兒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樂與愜意。
四、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的結尾,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和無限的思考。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圖片,提問引導:“最先夠月亮的是誰?接下來的是誰?它是怎么邀請小動物的?說了些什么?”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掌握故事情節。
2、討論:“夜晚有幾個小動物看著天上的月亮?”一起夠月亮的小動物有多少??還差一個會是誰?
3、“小魚在想什么?” “你能幫助小魚解開疑問嗎?那你會怎么說?”
4、“你喜歡這個故事里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五、教師小結:“月亮”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你能講一個和月亮有關的故事嗎?引導幼兒開發想象創編和“月亮”有關的故事。
月亮的味道說課稿范文 篇2
說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樂。
2、了解繪本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
3、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引導孩子關注生活現象。
說教學分析:
這本繪本不僅關于吃的故事而且是關于團隊合作與分享的繪本,閱讀的時候,吃是吸引孩子的一個點,而團隊合作與分享則是更應該灌輸的思想。另外,作者書中有意設置的小懸念讓這本書有了更多延伸的空間。
說教學準備:
繪本 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吃什么東西呢?它又是什么味道?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說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并且,還知道它們的味道,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夜里圓圓的月亮的味道嗎?月亮的味道是甜的,還是咸的?是苦的?還是辣的?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看這本書,它的名字就是《月亮的味道》。首先和孩子看圓餅一樣的臉,這其實不是餅,也不是臉,而是一輪滿月。(這輪月亮淺 藍色的鼻子,微紅的臉腮,是不是和孩子的臉有點象呢?),好了,看完了這輪滿月看到了什么?是長著長長鼻子的大象,大象與這輪滿月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讓我們和小故事里的小動物一起去品嘗月亮的味道。
(二)閱讀繪本故事.
1、 引導孩子閱讀正文.
師:好了,我們的故事正式開始了。老師邊講故事邊放課件,一個寧靜的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天空,給大地披上了銀裝,就在這個美妙的夜晚里,有九雙眼睛在閃爍,它們盯著這輪明月,它們想這月亮的味道肯定不錯,多想到上面去吃一口啊!它們是誰呢?
2、師提問、啟發、思考.
師:有一天一只小海龜終于下了決心,它要一步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它如愿了嗎?
師:海龜好不容易爬到山頂,感覺近多了,可是它還是夠不著,此時,海龜該怎么辦?
生:各抒己見。(找朋友幫忙、找爸媽幫忙)
師:對呀!你們真是好孩子,遇到困難,就找朋友來幫忙,你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一定要找老師、同學和家人幫忙。
師:這時,它想到了長鼻子大象伯伯,它說:“大象伯伯請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了呢!”就在它們努力向上爬的時候,月亮又想了:“它們是在和我玩游戲吧!”于是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也輕輕地往上一跳。這樣一來,大象還是沒夠著,它又叫來了長頸鹿……
就這樣它們不停地找朋友來幫忙,大象把高高的長頸鹿叫過來,猜猜它們夠著了沒?(師設計了讓學生重復的語言:某某你到我的背上來,這回說不定就夠到了!)
師:它們分別找來了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來幫忙,但是還是沒有吃著!
此時,它們有沒有焦急?有沒有哭泣?
生:而是繼續找朋友來幫忙,它們真勇敢,真有耐心。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也真勇敢,動物們真的很執著,它們又找來了小老鼠。
課件片段出示(一)
“老鼠,快爬到我背上來,我們就能爬上月亮了!”
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么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
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動。
老師先爬到海龜的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長頸鹿的身上、斑馬的身上、獅子的身上、狐貍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
(我引用這個片段,就是想讓小朋友們明白,小老鼠為什么能吃到月亮,因為月亮驕傲了,它看不起小老鼠,所以它沒動。教育孩子驕傲就會失敗。想引出他們想到其他的故事。果然孩子們不僅說出了故事《龜兔賽跑》,還說了《蘑菇該獎給誰》,他們都說驕傲了就會失敗,我的目的達到了。)
課件片段出示(二)
“咔嚓!”它咬下了一片月亮。
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后,老鼠給猴子、狐貍、獅子、斑馬、長頸鹿、大象和海龜,都分了一口月亮。
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最好的東西。
(我引用這個片段,是想引導孩子思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好處與價值,讓孩子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樂與愜意。孩子們也覺得這確實是它們吃的最好吃的東西。)
(三)自編故
老師引導孩子細心體會作者的創造意圖,老師也加入編故事的行列中去。動物們在津津有味地吃月亮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呢?也可談談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