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與相交》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的現象。
2、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系,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相交現象的正確理解(尤其是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是相交現象的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水彩筆、尺子、三角板、白紙、小卷子、小棒。
教學過程
一、畫圖感知,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導入:通過前兩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直線,知道了直線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看一段錄像,請你從中找一找,那里有直線?(看錄象)
師:同學們找了很多,看來直線與我們的生活真是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直線的有關知識。
師:你們每個人手中都有這樣一張白紙,如果把這張紙看成是一個平面,這個面兒無限擴大,在這個無限大的平面上有兩條直線。想象一下,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請你畫在這個平面上。(學生想象,動手試畫,教師巡視。)
二、觀察分類,了解平行與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
教師挑選幾種有代表性的貼在黑板上,并標上序號。
(二)進行分類。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畫出來這么多種情況。能把它們分分類嗎?在小組交流交流。(小組討論、交流)
1、小組匯報分類情況。
預案:
a、分為兩類:交*的一類,不交*的一類;
b、分為三類:交*的一類,快要交*的一類,不交*的一類;
當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出現“交*”一詞時,教師隨即解釋:也就是說兩條線碰一塊兒了。在數學上我們把交*稱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并在適當時機板書:相交)
2、引導學生分類。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分為相交、不相交兩類。
三、歸納認識,明確平行與垂直的含義
(一)提示相交的概念。
師:第一類有什么特點?
課件出示相交線的概念。之后,小組內說說什么是相交線。
師:誰愿意到在黑板上畫一組相交線,并標出交點。
問:你們會畫嗎?拿出自己的小卷子。在背面畫出相交線,標出交點。
(二)提示垂直的概念。
師:咱們再來看看兩條直線相交的情況。你們發現了什么?(都形成了四個角)
師:你認為在這些相交的情況中哪種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個直角)
師: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況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銳角,有的是鈍角。
師:你是怎么知道他們相交后形成了四個直角呢?(學生驗證:三角板、量角器)師:像這樣的兩條直線,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課件出示概念)
練習鞏固。
判斷:哪組直線互相垂直?(略)
(三)提示平行的概念
師:第二組線有什么特點?你知道叫什么線嗎?什么是平行線?(試說不完整的)
(課件出示)不在同一平面內的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問:是平行線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
生:不在同一平面。
(課件出示)平行線的概念。學生齊讀。
練習鞏固:
判斷:哪組直線互相平行?(略)
問:你能舉出生活中平行線的例子嗎?
量一量:圖中紅色線段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略)
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相等。
四、提高題;
1、下面圖中的平行線和垂直線。(略)
2、下圖中哪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略)
五、游戲:
師:下面咱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出示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條直線。利用今天所學的相交、垂直、平行的知識,在小組內設計出不同的圖案。(學生練習)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中,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識,獲得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生活情境入手,創設數學研究的問題,用數學的魅力感染學生。
本課在設計導入時,從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先觀看錄像,把學生帶入數學知識的研究氛圍,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空間想象,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畫到紙上,進行梳理分類。之所以這樣設計,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對直線的特點已有了初步認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空間想象能力,對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會有更豐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現象居多,情況較單一,不利于展開研究;二是四年級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處在一個轉型階段,它應為高年級較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礎、做好過渡,逐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研究產生興趣,用數學自身的魅力來吸引、感染學生。
2、以分類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體會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間的位置關系。
從教材上來看,是由“點”到“面”,把這部分知識分成垂直和平行兩個內容進行教學,最后再把這部分知識匯總起來,總結出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而這節課我把二者合為一課,從研究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入手,逐步分析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還有相交成直角與不成直角的情況,是一種由“面”到“點”的研究,這樣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更有利于學生展開探索與討論,研究的意味濃了。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大膽地讓學生以分類為主線,通過小組匯報、班級爭論、教師點撥等活動,幫助學生在復雜多樣的情況中逐步認識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情況,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兩種情況。通過兩次分類、分層理解,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問題研究意識。3、通過豐富多采的練習形式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