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
(3)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關于小學數學的教學順序,一般在教材中已經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設計的教學順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細。教學的往往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更細致的安排。例如,一位教師教學面積的概念時,在教材設計的教學順序的基礎上做了以下幾點補充:
①教學面積的意義后,補充幾個圖形,讓學生識別哪幾個是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②教學比較面積的大小時,先讓學生把兩個不同的長方形紙重疊起來;當學生感到不好比時,再讓學生用小正方形分別去量兩個長方形,說明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找出哪個圖形的面積大,而且知道大多少。
③讓兩個學生用不是同樣大的小正方形量同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得到兩個不同的結果,說明必須用統一的正方形去量,從而引出統一的面積單位。由于教師做了以上的補充,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了面積的概念、面積單位的作用和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有時一部分知識可能有不同的教學順序:這時教師就要考慮哪種順序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哪種順序更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哪種順序教學效果更好。
(4)要把數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改變過去"掐頭去尾只燒中段"的做法。讓學生感到生活周圍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
(5)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這是教學過程的第一個延伸,也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的第一個素質教育觀——學習觀。"延伸"是指在傳輸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它的實質在于變重教為重學,變獲得為獲取,變被動為主動。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
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的延伸,這是教學過程的第二個延伸,也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的第二個素質教育觀——人文觀。實施素質教育,究其本質,是對完整的、健全的人格的追求和培養,即強調教育的人文精神,凸現教育主體的人格特征。對學生的尊重和熱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原則,亦即第二個延伸的內涵所在。
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的延伸,是教學過程的第三個延伸,也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的第三個素質教育觀——發展觀。發展觀是指課堂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既包含著由教材的知識結構向學生的認知結構的轉化,同時也包含著學生的認知結構向能力結構的轉化。而且這種質的轉化需要在教師的積極引導與學生的主動作用的雙向活動中來完成。
2.課堂訓練扎實。即體現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做到練有目的,練有重點,練有層次,形式多樣,針對性強,并注意反饋及時、準確、高效。
3.教學目標落實。就是一節課下來,看一看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下評定:
(1)在老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濃厚,能克服外界的干擾,聚精會神地聽講。
(2)能夠積極地思考問題,不是被動地聽講。能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勇于對問題進行探討,以求得問題的解決。
(3)能夠較好地掌握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等基礎知識,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4)學生有一定的課堂練習時間,有獨立的解答各思考問題的時間,而且學生練習的正確率都很高。
(5)不僅學到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也得到了培養,探索、創新精神得到了發展,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兒童的個性也得到了發展。
五、美
1.語言美。教師的工作主要依*語言的表述進行交流,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就不只是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為了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時甚至比專業知識還重要。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做到:
(1)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2)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和系統性。(3)注意語言的啟發性和教育世。(4)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和示范性。
總之,語言的表達力是教師的重要基本功,要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地磨練。課前要結合教學內容:認真思考與組織好課堂教學語言,課后要及時小結語言運用的成功與不足。應該意識到每一節課都是一次語言表達能力的實際鍛煉。只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的修養,并注意向其他教師學習運用語言的藝術;日久天長,定會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2.教風美。教學中注意把和諧的師生關系帶進課堂,課堂教學中積極提倡;答錯了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允許發問;不同意見允許爭論;教師錯了允許補充;甚至必要時允許學生不舉手自由發表意見。課堂上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各類問題,特別是能解決許多實際問題。讓學生從小受到在不同條件下運用不同方法去解決不同問題的訓練,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和主體精神的培養。教學中能夠欣賞學生,能夠適時地鼓勵學生。能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培養了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學生創設成功或失敗的情感體驗的氛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教態自然大方,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