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初步探索
廣饒縣廣饒鎮顏徐學校 李洪濤 摘要: 本文結合自身教學,闡述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開展探究式學習,改變學生單純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知道怎樣進行探究式學習,善于開展探究式學習,從而學得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氛圍 情境 興趣 合作學習
目前的數學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現象。教師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學生是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總是喜歡把知識嚼爛了喂給學生,不讓學生自已去探究,致使學生缺少探究的能力,變得麻木、呆板、什么都等著老師來講,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態度;變得消極沉默,失去了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封閉自己;變得不主動,不懂的問題不去問老師,不和同學交流,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和對學習的興趣。面對這個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新課標改革明確指出:“教師的使命不應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和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地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并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那么怎樣才能使探究式學習落到實處呢?在新課程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體會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研究。
一、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氛圍。
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氛圍就是指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互動,共同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真正對課堂產生安全感和愉悅感,從而真實地表現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支持學生在學習中的討論和爭論,容許學生向老師質疑、問難。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新體會、新發現,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給予幫助和指導。
其次,教學中,教師應多一些耐心和寬容。數學課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當學生甲的回答不符合教師的思路時,教師馬上讓學生乙重新回答,或者干脆自己直接說出答案。這固然有教學任務重等原因,恐怕與某些教師缺乏耐心和對學生的錯誤不寬容也是有關系的。這樣的處理不但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挫傷,更重要的是會形成一種比較緊張的課堂氣氛。
最后,恰當地運用幽默是啟迪學生思維,增強課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學生注意,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情感,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從而主動探究。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和諧、民主、寬松的人際環境,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探究新知、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不斷地創造,同時迸發出創造思想的火花。營造探究式學習的快樂天地,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二、產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娺@位古代教育家是十分重視培養學習興趣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興趣!睗夂竦膶W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記憶力,興趣是探求知識認識事物的推動力。數學是一門科學性非常強的學科,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式地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了解數學的學科魅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怎樣做才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想學的濃厚興趣,促使他們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呢?
夸美紐斯認為,“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用不著勸說一只鳥兒去飛,樊籠打開之后它立刻就會飛的”。我們的課堂應借助開放、互助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手段,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濃厚興趣。
1、從生活中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痹诮虒W中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根據給出的例題,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進行改編,然后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自己學習的數學都是生活中常見、熟悉、關系到自己的,學習后又能把這些知識拿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很快會明白學數學知識是很有價值的。
例如: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正數和負數》一課設計如下問題:在一次知識競賽中,主持人說:“搶答環節中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一題扣10分”,F有一選手搶答正確加10分,顯示出現“10”,又有一名選手搶答錯誤扣10分。問題:那么顯示器該怎么表示呢?也能寫成“10”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