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烙餅問題”教學反思
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下的“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正是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給學生呈現出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來驅動教學;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烙餅”是一節滲透統籌優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化思想。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整節課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我滲透了以下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操作實踐
《課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如,課前我讓學生明確要求以圓形紙片替代餅,與家人或小伙伴進行烙餅活動。這一環節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升華。并且,這一環節,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了生動,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我們生活服務,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2、解放學生口,讓學生暢所欲言。
上課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這一環節實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是生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水嘗水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條理化,規律化的知識結構。
3、解放學生的頭腦,鼓勵學生想象、創新。
愛因斯坦說“比宇宙更遼闊的是什么?是相象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敢于向老師、向書本、向權威質疑挑戰,鼓勵他們標新立異,肯定他們的想象,例如本節課有位學生提出:“如果一次能烙3張餅、4張餅或更多的餅呢?”我鼓勵說:這個問題提的真好!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研究一下它有什么規律吧。
4、給孩子一個發展的課堂
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它不僅僅是承載數學知識的地方,它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場所,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給學生一個創新的課堂,一個發展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