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11-20各數的認識》是一年級教材第五單元的內容,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因此,在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時,我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為基本模式展開的。不僅讓學生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如上課一開始引入時我讓學生翻翻書,根據數的順序來確定往哪邊翻;結果發現我班學生在翻書時速度較慢,一頁一頁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還是往后。學了20以內數的順序后,一下增快了翻書的速度。又如 “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的支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時,我沒有及時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只是巧妙地設計了三幅畫面,1根1根地擺,2根2根地擺,10根10根地擺,三幅畫面均以出現2秒鐘的時間,馬上消失。當學生對“1根1根地擺”、“2根2根地擺”無法說出根數感到無奈時,10根10根地擺卻帶給學生驚喜、興奮,異口同聲說出20根。通過比較體驗,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體會到“10根扎成一捆”這種方法的優越性,激發學生喜歡這種方法的強烈欲望。然后通過擺小棒、說組成,在腦子中想小棒,說組成,看數說組成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建立十進制的概念,理解計數單位“十”是培養數感的基礎。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