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分一分》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分一分”一課是新教材二年級第二單元中的一個內容。學生已初步認識了乘法,并會計算有關“2、5、4、8”等簡單的乘法。本節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初始階段。教材中將除法產生的情境呈現在學生面前:分一分——重復取走相同的數量的物體——可以用同數連減來表示。又可以用乘法來表示。我在尊重新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主要是通過從動手操作到抽象思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從“分12個草莓、分15個蘋果到分12個桔子”的活動中讓每次的操作活動的層次性分明,從隨意分、到按要求分、從動手操作分到看著實物在腦子里分,使學生有機會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發展數感和數學思考能力,為學生的算法的抽象打下了基礎。
接著從“看著桔子想一想,12只桔子,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 )個人”,學生在不動手操作的情況下,在腦子里想“4個為一堆,可以分成幾堆”,讓學生的思維從操作層面上升到抽象層面的過渡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但是在課堂中由于讓學生復述老師的三句話:“15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幾盤。想:15里有( )個5?15里面有3個5。” 太少,所以在后面的反饋中學生掌握新知的面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