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學校
2.分析調查匯總第三階段 互相交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措施1.如師生發生沖突,應迅速隔離雙方、個別安撫情緒、澄清化解爭議、尋求共識、接納與道歉。在澄清化解爭議之前,應避免雙方面質,造成情緒激化。師生應共學生會了解人、理解人,學會情感交流、學會溝通,推心置腹、以誠相見,不憑感情的起伏任意發泄,不沖動,不走極端。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去體驗和思考問題,即使學生的行為明顯失當錯誤,也能具體分析其失當、錯誤的原因,理解學生。老師要以優秀品質影響、感染學生,以穩健、平和體諒的態度對待學生,采取恰當的、順乎這些變化的對策。引導學生更加理智、更加成熟地觀察和分析看待問題;威嚴多于親切,指責多于幫助,懲罰多于鼓勵。學生也應該對待長輩、親人一樣對待老師。師生關系離不開老師和學生雙方共同的呵護和滋潤。2.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也要盡量避免忌語,多些鞭策和激勵。創設一種師生相互尊重、信賴、平等的氛圍,消除師生之間焦慮,平等相處,互諒合作,學會寬容和鼓勵,注意多表揚,少批評,在批評教育學生時,要顧及學生的面子和尊嚴;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和想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滿足感。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橋梁和紐帶,老師只有對學生充滿尊重 ,學生才會發自內心地對老師充滿敬意。當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信任時,他們也會自然加深對老師的信任。
3.學生上課要遵守紀律,要積極參與,老師課堂引入要新穎有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習效果得以增強。老師要能夠再多一點愛心,更多一些耐心,學會賞識教育,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良好情緒,真正幫到了教書育人。教師要熱愛學生、學生才會熱愛教師,師生之間關系才能和諧,兩者才會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取得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一句關心的話,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鼓勵或獎勵,都會讓學我們難以忘懷。
4. 多舉辦些師生群體活動,如:師生聯歡、座談,爬山跑步等健身活動,球類友誼賽等。愛是維系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的一根至關重要的紐帶。付出我們的真愛,親近、了解、寬容、以及尊重!老師應當把學生當作朋友,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入手,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誠心,把老師也當成知心朋友。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學過程和諧,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5.加快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貫徹“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要為學校老師創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要提高老師教學管理的藝術水平,要完善校園法制建設,同時也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實現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有效解決校園師生關系所面臨的矛盾與困境,構建和諧相處的師生關系。五、活動實施過程的花絮創設情景:化學老師正在板書,突然,從教室里飛出一個紙團,一些學生“嘩”地叫起來。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力,有哪些可能的結果。(1)“誰扔的,快去把紙團撿起來。”老師轉過身來嚴厲地說。一下子教室里鴉雀無聲,空氣仿佛凝固了。“沒有人是吧?那好,這節課不上了,等有人承認再上”一節課就這么僵持著……(2) “某某為什么上課亂拋紙團?破壞課堂紀律!”老師轉過身來厲聲責問。這個學生氣憤地說:“紙團不是我拋的。”老師更加生氣:“做了錯事還不肯承認。還想抵賴?”這個學生也發起了脾氣:“我說不是我就不是我。你哪只眼看到我扔的?”老師一聽生氣了“你給我出去……”“我就不出去……”班級這下更加亂了,吵聲引來了班主任,將學生帶出了課室。……(3)老師轉過身來看到了紙團非常生氣。盯著學生看了會兒,教室迅速安靜下來,老師轉過身又繼續板書。(4)老師轉過身來看到了紙團非常生氣。“你們班怎么紀律這么差,一點都不自覺,全校沒有哪個班級比你們班更差的……,你們班主任怎么教的?”全班學生聽了極不舒服,課堂效果更差。(5)老師轉過身來看了看,“課代表請您來說說,剛才有什么事讓我們學生情緒這么高漲呀?”課代表站起不知怎么說。安靜了1分鐘老師示意課代表坐下,說“下課告訴我好了,下面請學生們把板書朗讀一下,注意聲音要比剛才更洪亮……”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學會理解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