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后的思考教案
教學目標:1.初步知道人類的一些活動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2.了解人類為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進行的科學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
3.學習生活中的防災減災的常識。
教學重點:了解人類為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進行的科學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
教學難點:初步知道人類的一些活動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會發生一些自然災害,面對這些自然災害你有什么想說的?災害過去后,你有沒有什么想法?(危害性大,我們要想辦法較少這些自然災害)
一、自然災害早預防
你知道哪些預防自然災害的科學技術和設施嗎?
1.氣象衛星:可連續、快速、大面積地探測全球的大氣變化情況。
2.地動儀 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科學家張衡
作用:提前預測地震的發生
3.讀故事,了解海嘯發生前的現象
4.了解什么是地震前兆
二、防災減災有方法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災方法
2.了解一些應急避難場所
三、制定避難方案
四、人與自然要和諧
1.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
2.了解我國在保護環境的一些政策。
3.如何進行環保,我們該怎么做?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何體會? 說一說
板書設計:災難后的思考
要預防
保護環境
課后反思:學生初步知道了人類的一些活動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了解了人類為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進行的科學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