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
1、游戲:猜猜他是誰
(1)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請把你最喜歡的小伙伴的情況寫在卡片上,準備玩游戲。
(2)抽10張卡片,讓大家猜猜這個好朋友是誰?(猜伙伴)
2、播放音樂:《找朋友》。
3、 激起共鳴, 引入課題:
每個學生把最喜歡的小伙伴的情況寫在卡片上,老師抽出卡片,學生興致勃勃地猜。
學生在歡快的歌聲中尋找自己的小伙伴,手拉手坐在一起。。
通過“猜猜他是誰”這個游戲,一方面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另一方面,通過猜這個過程加深伙伴彼此之間的了解,為友好相處創造條件。
板塊二:活動自悟,激活認同。
1、組際互動,回憶練說。
2、播放錄像:呈現一組學生在學校生活的畫面,入情入境,讓學生產生共鳴,激起對學校生活的熱愛,回味有伙伴的快樂。
(1)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2)因勢利導:每天我們都和小伙伴們一起生活、一起游戲,有了他們,我們就會找到快樂的自己。
3、游戲體驗:獨角戲。
(1)游戲究竟是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快樂呢?假如我們沒有了朋友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下。
(2)一個人做游戲,你覺得快樂嗎?
(3)想一想:如果生活中沒有小伙伴會怎樣?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小伙伴?
(4)產生心理認同:有伙伴才有快樂,知道要與小伙伴友好相處才會有伙伴,才會有快樂。
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光是充滿快樂的,學生在組內敘述生活中與同學友好相處的故事,展示照片等資料;接著組際互賞,聆聽故事。
學生自己玩各種游戲活動,不得與任何人交流。
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們大部份時間都與伙伴一起度過,因為有了伙伴他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彩,他們有這樣的生活背景,天天可以觸摸到,卻熟視無睹,如何喚醒他們的有意注意,看見快樂背后的原因,感受到與伙伴友好相處的重要性呢?我選擇的教學策略是:教師不講任何道理,讓學生自己在游戲中體驗和感悟。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在體驗之后學生自發形成了一種友好相處的需要,當這種需要成為內心的渴求后,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學會友好相處。
板塊三:互動探索,感悟交往
1、 照鏡子游戲
(1) 做完了這個游戲后,你發現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老師:請同學們放下鏡子。現在我建議大家給我們的好朋友做個有禮貌的動作,好嗎?
2、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光是充滿快樂的,但是有時候也會鬧別扭,談談你和小伙伴之間發生過的矛盾。
3、請學生討論:他們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事情不解決會對他們有什么影響?如何解決
每位同學拿出鏡子,假設鏡子里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按老師的要求做喜、怒、哀、樂的表情。通過體驗,學生發現了自己笑,鏡子里的朋友也笑,自己哭,它也哭……還知道了自己對朋友好,它也會對我好,自己對它有禮貌,它也會對我有禮貌……
學生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