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真正的友誼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十分珍貴的。
2.知道同學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發展友情。
3.明確“哥們兒義氣”不是真正的友情。
情感:
1.愿意與同學建立真正的友情。
2.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不搞“哥們兒義氣”。
行為:
1.關心、幫助同學。
2.與同學相處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3.發現好朋友有錯,不包庇,不嫌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設置本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中“友愛同學,同學之間建立真正的友情”這一教學內容和相關的基本要求。要與同學團結友愛,這方面的教育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課中已經進行過,一、二年級時主要強調要團結友愛講謙讓,三至五年級時主要強調能合作、不妒忌、不欺負弱小。本課也是進行與同學團結友愛的教育,但講述的角度和側重點都與過去不同,F在是從“友情”這一角度來講與同學團結友愛的,側重點在于要建立真正的友情,而不講“哥們兒義氣”。對該年級的學生來說,從這個角度、按這個側重點進行與同學團結友愛的教育是必要的、及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逐漸豐富起來。他們贊美友情,向往友情,追求友情,但有些同學卻找不到友情,與其他同學相處不好,沒有好朋友,也有一些同學自以為找到了友情,實際上卻不過是“哥們兒義氣”。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困惑,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
本課的導入部分是“述說”:“在同學中你和誰是好朋友?你們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對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的回答是不一致的。其中包括:有的同學會說“我沒有好朋友”;也有的同學介紹“怎樣相處的”,實際上可能是“哥們兒義氣”的表現。這些都是正常的。教師應抓住這些引入正題:我們為什么應與同學建立友情?我們怎樣才能和同學建立真正的友情?
本課課文主要講兩個問題。
1.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十分珍貴的。
2.怎樣才能建立和發展友情。
教法建議
本課課文主要講兩個問題。
1.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十分珍貴的。
在教學中要讓一些同學結合教材中的有關闡述和自己的體會談感受,通過互相交流,使大家對這個問題有較深的認識。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認識到,應廣泛地與同學建立友情,而不能只限于少數幾個同學。
2.怎樣才能建立和發展友情。
這個問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既須強調與同學相處要關心人,幫助人,要講謙讓,能理解人,又須強調要堅持原則,不能搞“哥們兒義氣”。由于這個界限在現實生活中是較難把握的,所以要充分利用許衛的例子進行分析。另外,在教學中對“哥們兒義氣”的危害性要注意講清楚,不要忽視。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三課 真正的友情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十分珍貴的。
2.知道同學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發展友情。
3.明確“哥兒們義氣”不是真正的友情。
情感:
1.愿意與同學建立真正的友情。
2.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不搞“哥兒們義氣”。
行為:
1.關心、幫助同學。
2.與同學相處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3.發現好朋友有錯,不包庇,不嫌棄。
教學準備
1.課文開頭部分的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