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2
出示聯合國旗幟和徽章圖片
師:說明聯合國徽章的含義(聯合國徽章的圖案是:一幅面對北極的世界地圖,涂上有陸地和海洋,象征聯合國是世界性的國際組織;地圖的周圍環繞著橄欖枝,象征著聯合國的根本宗旨是維護世紀和平。)
三、學生自讀p47—49教材,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我國軍隊現化建設情況。
四、 我們呼喚和平
以“做和平使者”為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演講。
教學板書: 3攜手共創和平
中國人的和平努力 辛亥革命
遵義會議
國際組織 國際紅十字會
國際奧委會
聯合國
我們呼喚和平
第二單元 4 原世界更加和平美好
教學目標 態度:培養關注世界、關愛他人的意識。培養為有困難人提供幫助和顯出愛心的習慣。
能力:培養并逐步提高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媒體收集資料的能力。
知識:了解貧困地區或國家人們的生活;知道某一地區或世界局勢變化的基本情況;學會幫助和支援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教學準備:關注世界某地區局勢變化,收集各國、各地區、身邊人們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的實例。
教學過程:
一、 總結回顧本單元內容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我國近代那段從屈辱到抗爭的歷史,感受由于戰爭而導致的國家貧困,民不聊生的后果。
學生按教材提供的圖片信息,壽命世界上還有許多人生活在貧困和戰爭的陰影下。
二、 愛心關注,幫助有困難的人
討論:我們采取什么行動,用愛心去關注他們,用雙手去幫助他們?
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教師小結:關心和幫助,可以是物質上的,如,捐書、捐款、捐物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些安慰信、與貧困少年舉行聯誼活動等。
三、 關注世界,奉獻愛心
出示教材中的一組圖片
教師指導學生了解一些國際組織在國際支援和原酒房米面發揮的作用。
學生談談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關注世界,呼喚明天。
板書設計:
4、原世界更加和平與美好
戰爭 自然災害
愛心關注
手拉手
第三單元 1、春天的故事
教學目標 態度: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國建設突飛猛進的步伐,體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從而在內心中擁護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堅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信念。
能力:學會從圖片、表格、資料中獲得有效信息,將圖片與文字內容有機結合、綜合利用,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通過觀察身邊生活,采集相關資料,比較緊系變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和正確處理社會信息的能力。
知識: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開始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迎來了“春天”。了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大致進程。探究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巨大變化,認識改革開放推動社會進步的道理,理解改革開放決策的正確性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性。
教學準備:1、《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歌曲vcd
2、有關我國改革開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些錄像資料
3、課前調查、采訪唐山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生活水平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完成調出報告。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 課前播放《春天的故事》
2、 師:同學們,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我們的思緒帶回了1978年,在那一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全國迎來了一個經濟建設的春天,改革開放為中國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改革開放給我們唐山以及全國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