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山東版)
第一單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長單元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
2、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孝敬父母長輩。
能力
1、學習知識料理自己的生活,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關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擔家務,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
2、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個人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知識:
1、知道家庭生活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溝通,平等對待,會正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
2、懂得與鄰里要和睦相處。
(一):我的家庭
課時安排:2課時
活動目的:
1、了解家庭的構成,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
2、了解父母的工作、興趣愛好等,體會父母對社會和家庭的貢獻。
3、知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幸福的家”
1、 活動準備:課前準備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 活動安排:教師布置活動安排:
(1)、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2)、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介紹西下。
(3)、說一件家庭趣事或體現家庭溫暖的事。
3、 學生活動。
二、智力回答
1、 剛才介紹的同學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誰的家庭?(五口、六口……)
2、在剛才的介紹中,只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的有……
3、你還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嗎 ?
三、知識介紹
(一)、單親家庭:
1、教師用一則關于單親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話題。
2、提出問題: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嗎?(這個孩子很可憐,他缺少爸爸媽媽的愛……)
3、引導: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對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幫助他,關心他……)
4、教師小結:這樣的家庭叫做“單親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樣,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所以他們心理很難過。但是,只要我們把他們當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們難過的事,在他們生活和學習上更多的關心、幫助他們,他們也象我們一樣幸福。
(二)、福利院:
1、教師可以利用教科書的資料介紹,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一段有關福利院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溫暖及其與平常家庭的區別。
2、說一說,你想為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看望他們、捐款……)
四、思考辨析:
1、教師借助剛剛講到的“福利院”提問,為什么要給孤兒、棄兒建立福利院?
2、學生思考,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總結:每個人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每個認得成長都離不開家庭。家是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構成社會的細胞。
五、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仿照教科書的樣子畫出自己的“家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