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蘇教版)
課后小結:
學生能知曉簡單的交通規則,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們比成年人要做得更好。課后,我讓他們回家也向爸爸媽媽說說交通規則,希望通過小手拉大手,共同來維護交通秩序,創建平安昆山。
第十課時: 課題:讓危險從我們身邊走開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讓學生注意到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建立安全意識,明確意外事故的產生往往因為我們的不注意或安全意識的淡薄,學會一般事故產生的應對和急救方法。
重點:樹立安全意識,掌握一般事故的應對和急救。
難點:建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學會簡單的應對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小朋友們,我們經常會在電視或者報紙上聽到很多不幸的消息,許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遇到許多危險,結果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每年都有許多人不幸離開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確實,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危險,如果我們一不小心,悲劇就可能發生。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自己身邊有哪些可能大危險嗎?
二、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進行交流。
三、師指導學生說說p40頁情境圖中存在的危險,并說說避免的措施。
1、 不獨自到危險的河、湖、水塘中游泳。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到游泳池。
2、 不用濕手接觸帶點的東西。
3、 不在電線下放風箏。
4、 不在有易燃物品的地方放鞭炮。
四、辯論“淹死的多是會游泳的。”
學生分兩組充分發表意見。
師總結:不管是會還是不會,如果你不注意,沒有安全措施,都會有危險的。
五、師簡要介紹幾種多發的以外事故種類:(1)溺水;(2)燒傷;(3)中毒;(4)摔傷;(5)窒息。
六 師:為什么會有意外事故發生,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學生自學p42后開展討論。)
一、 師:當我們遇到有意外發生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自學p43后開展討論。)
二、 小故事(煤氣爆炸發生時)
學生聽外故事后說說各種消防設備、工具的作用。
課后小結:
身邊的危險是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生或多或少的經歷或者看到過類似的情況。體驗比較深,因此學生的討論是熱烈的,也比較有效,他們都能從自己的實際角度,說說怎樣去避免危險。
第十一課時:討論完成填圖冊練習
第一部分:講解第6課《平安回家》
第二部分:學生先自主完成第7課《讓危險從我們身邊走開》練習
討論
課后小結:
學生在練習時,如果讓學生口頭表述,他們能講出些東西,但如果讓他們用書面表達,許多學生就只能用一句,最多兩句話來表達。
第十二課時: 課題:心中的110
教學目標:通過故事的分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身邊危險的存在,進一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懂得不輕易相信陌生人,遇到危險要及時撥打110。
重點:使學生建立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識,懂得如何應對危險。
難點:能初步判斷危險的存在,懂得自我保護和報警。
教學過程:
一、師:今天老師先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你們愿意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