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蘇教版)
師:什么是組成家庭的基礎。
學生閱讀52頁后回答。
六、師:家庭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長的照顧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長的,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概括起來四個字“尊老愛幼”,你們能不能做到嗎?
一、 作業:調查
如下表:
家庭成員簡況表
姓 名 稱 謂 興 趣 愛 好 你們之間的趣事
1、 學生先完成姓名,稱謂兩個字段。
2、 興趣、愛好及趣事回家進行調查。
二、 師小結
課后小結:
學生通過對家庭成員的了解,體會了“家庭”的含義,能正確地稱呼。初步了解“家庭”的組成和重要性 .
第十五課時: 課題:家庭樹
教學目標:通過家庭樹的學習,是學生能比較清楚地理解自己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理清輩份。同時樹立家庭意識,理解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
重點:理清家庭成員之間大關系,正確稱呼,感受家庭,明白尊老愛幼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每一個都應該做到。
難點:明白尊老愛幼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每一個都應該做到。
一、師: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家庭”,畫了自己的“家庭數”,最后還進行了調查,下面請大家來說說你的調查情況。
二、學生交流“家庭成員簡況表”。
三、搶答比賽:
師說學生搶答:
(1)爸爸的爸爸是你的( );
(2)爸爸的媽媽是你的( );
(3)媽媽的爸爸是你的( );
(4)媽媽的媽媽是你的( );
(5)爸爸的哥哥是你的( );
(6)爸爸的弟弟是你的( );
(7)爸爸的兄弟是你的( );
(8)媽媽的兄弟是你的( );
(9)爸爸兄弟姐妹的孩子是你的( );
(10)媽媽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
四、請學生來提問題考同學:
如:我是爺爺奶奶的( )
我是姨媽的( )
五、師指導學生完成家庭關系圖。
結合剛才的問題進行交流。
五、 師:我們的家庭,包括家庭以外有關系的(親戚),我們都要牢記“尊老愛幼”。同樣在學校中,我們同學之間,老師和同學之間乃至社會上的所有人都應該做到,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愛心,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幸福。
第十六課時: 課題:父母的疼愛
教育目標:使學生體會父母的疼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最真摯的。同時激發學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點:體會父母的疼愛,產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難點:以實際行動來尊敬和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歌曲欣賞。《世上只有媽媽好》
學生在聽完后交流歌詞,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這些都是什么,出示課題:《父母的疼愛》
二、學生交流自己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體會父母的疼愛。
三、選擇交流中的一個故事,讓學生來表演。
四、讀故事,談體會
學生齊讀p60《媽媽的愛》并交流故事中媽媽的愛表現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