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同學之間》
( ),( ) 。
( ),( ) 。
4. 師小結:相反,如果你對別人不好的話,那你也就很難讓別人對你好。
【設計意圖:通過實例歸納總結出黃金法則,提示學生換位思考是解決小矛盾的根本辦法,通過填空題的形式進一步加深了認識。】
板書設計
同學之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假如我是他
1. 師:上節課,大家一起回憶了同學之間美好的瞬間,通過回憶,讓我們認識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貴,是這種品質讓我們的友情更加牢固。但是,并不是每位同學都能在生活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樣就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么想?
2.學生閱讀教材p27,在小組內交流起綽號好不好?
3.教師指導:為什么有的同學喜歡綽號,有的卻不喜歡呢?
4.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5.小結:起綽號很多時候是同學們互相表示親近的一種方式。只是綽號有的時候帶有貶低嘲笑的意思,這樣的綽號大家都不喜歡。
6.情景表演:閱讀教材p28,小組選擇一個同學的經歷進行輪流表演,表演之后,交流一下,如果你是主人公,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樣?
7.完成p28填空題。班內交流:
如果我是李楠,我會
如果我是張越,我會
如果我是江海,我會
8.你有過他們這樣的經歷嗎?說說你當時的心情。
9.小結:如果這些事情讓我們遇到了,同學們因為各種原因責備我、嘲笑我,我該是多么難過啊!這種傷害會讓我們很長時間內都不快樂,自卑,膽怯!將心比心,我們的同學們遇到這些事情,心情一定是和我們一樣的吧!那么,同學之間,如果有同學做錯了事;有同學貪玩,成績不好;或者遇到了別的事情,我們該怎么對待他們呢?應該嘲笑、責備嗎?不,尊重、理解同學才是同學之間友好相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