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全年(上、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2
4.全班交流。各個小組向全班介紹自己的討論結果。
5.教師總結。教師針對學生的介紹進行評價,強調工業化對人類進步的意義。
〖家庭作業〗
告訴家長在今天的小組討論中同學發表的意見,并聽一聽他們的看法。
第六單元 向人民英雄致敬
1勿忘國恥
1.1罪惡的戰爭
〖教學目標〗
1.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謀已久的企圖,卑鄙的英國人用鴉片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知道1840年我國在那場罪惡戰爭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恥辱,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2.知道列強的強盜行徑,了解近代列強侵略中國的史實,振奮民族意識。
3.知道中國人民面對侵略的英勇反擊。
〖教學準備〗
教師必須對19世紀初期以英國為首的西方殖民者對中國陰謀策劃的鴉片貿易,及嗣后發動的罪惡的鴉片戰爭的歷史事實比較清楚。可以在教科書基礎上準備些更為翔實的歷史資料作為教學的補充。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歐洲工業革命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西方生產的發展,刺激了各國貿易的發展。他們積極開展航運貿易,大力開拓殖民地,占領市場,進行掠奪。當然,他們也把觸角伸向了文明富裕的中國。可是他們在與中國的貿易中沒有占到大便宜,于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一個罪惡的陰謀出籠了。”
2.閱讀與討論。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第55頁及第56頁上部的課文。教師用下列問題引導,讓學生參考教科書討論,并予以補充修正。
“祖國的屈辱、民族的災難是怎樣造成的?列強是怎樣敲開中國的國門?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什么?”
教師總結:“19世紀初年,西方列強用罪惡的鴉片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鴉片是用一種名叫罌粟的植物果實中的漿液熬制出來的毒品。人們吸食以后,就會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形成毒癮,腐蝕身體和精神。西方列強把這種害人的東西走私運進我國,騙走我國大量的白銀。教科書第55頁的內容告訴我們,從1800―1840年的40年間,英國走私到我國的鴉片就有40多萬箱,從我國掠奪了三四億銀元。大量的鴉片嚴重地毒害了中國人的身體,使中國軍隊的戰斗力下降,中國陷入了‘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的局面,面臨深重的災難。”
3.閱讀與討論。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第56頁上部關于鴉片來源及危害的課文。教師用下列問題引導,讓學生參考教科書討論,并予以補充修正。“根據你所知道的,說說毒品對人的巨大危害。”
4.討論。“英國商人為什么把在英國禁吸的鴉片偷運到中國,誘使中國人吸食?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總結:“英國商人深知鴉片的毒害作用,他們就是利用被誘使吸食鴉片上癮的中國人所產生的依賴性,不斷擴大對中國的鴉片走私貿易,大量地騙取中國的錢財,腐蝕中國人的身心,達到控制中國、不斷掠奪中國的陰險目的。所以課文里用了‘卑鄙’二字來說明英國殖民者的陰險,實在是再準確不過了。”
5.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9世紀初期,英國殖民者精心策劃的卑鄙陰謀,利用走私的手段對中國大肆開展鴉片貿易,大量地騙取中國的錢財,腐蝕中國人的身心,陰謀達到控制中國、不斷掠奪中國的目的。”
1.2走訪遺跡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