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學習交流站》
《學習交流站》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八課《學習交流站》。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現在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溺愛、驕縱。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克服困難的勇氣在目前這個環境與條件下相當困難,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進入三年級后,由于學科增多,難度增大,不少學生感到困難重重,煩惱多多,學習上的不良習慣更是普遍存在。需要教師的關注與引導,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小學低、中年段的過渡。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能明辨學習中的好習慣與壞習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難點是:正視自己的壞習慣并勇于改正,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初步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堅強的意志。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讓課堂始終處于對話交流的狀態,讓學生與伙伴對話、與教材對話、與教師對話,關注自己和伙伴身上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關注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不斷分享與獲取好的經驗,體驗成功和快樂。對好、壞習慣的評判,教師要把握好“對事不對人”的原則,重在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將這些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
設計思路
1.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信件、現實情境的啟示,讓學生關注自身,引發共鳴,從而傾吐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煩惱、困難,將真實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呈現在課堂中。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桑蘭和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中,激發學生逐漸形成面對困難不退縮、不妥協、不畏懼,勇敢面對,勇敢克服的情感體驗。
3.指導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榜樣,辨行為,養成好習慣,克服壞習慣的活動中,探討方法,交流經驗,分享成功。把課堂上的所思、所聞、所為滲透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快樂學習。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懂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終身受益,初步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堅強的意志。
能力:能明辨學習中的好習慣與壞習慣,正視自己的壞習慣并勇于改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
知識:懂得時間的可貴,能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重點
能明辨學習中的好習慣與壞習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正視自己的壞習慣并勇于改正,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初步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堅強的意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壞習慣倉庫”和“壞習慣回收站”
學生準備:收集好的學習方法,收集關于“一分鐘價值”的資料,收集關于時間、習慣和克服困難的名言,根據教材內容創編小品,排演話劇《不懂就問》,準備寫字、口算、跳繩的用具,收集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40-p43頁內容,話題為“好習慣,早養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