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出我們的愛
(女同學不吭聲,后來有其他同學代答。)
在這一插曲中,同學們的表現很棒,讓這位羞澀的同學感到了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因為平時她在課中就是一個較孤獨的人,同學們的意愿對她而言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在此后的課中也漸漸發現她活躍了起來。
活動二:讓我來幫助你
活動說明:有一支小分隊,在戰場上掩護大部隊轉移。經過一番艱苦的戰斗,進攻的敵人暫時被打退了,而這支小分隊也損失慘重,只剩下不到10個人,而且這些人中,有的雙眼被打傷了,有的失去了雙手和雙腿,有的一條手臂和一條腿被打傷,別的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輕傷。現在他們必須在天黑之前到一個地方去和大部隊會合,如果天黑前不能到達目的地,大部隊就要開撥,敵人的追兵就會趕上他們,后果不堪設想。現在,加入你們沒一組就是這支小分隊的幸存者(你們的書包就是槍支彈藥等東西),被幫住手腳和蒙上眼睛的人就是重傷員,其余的人是輕傷員,假如離天黑只有兩分鐘,離大部隊的距離就是這兩條線的距離。你們必須在兩分鐘內從這一起跑線出發到達前方的另一條線,到不了就要被“打死”。現在每一組都到起跑線去準備好,聽我號令開始行動。
⒉ 活動要求:將學生以8-10人為單位隨機分組,每組中的成員作如下處理:一人的眼睛蒙上,一人的雙手綁在一起,一人的雙腳綁在一起,一人的一只手綁上,一人的一條腿綁上。
² 目的:每個人都渴望一份純真的友情,那么友誼之花如何才能越開越絢麗呢?她需要些什么樣的養料呢?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
² 活動中學生表現:①“雙腿殘廢者”匍匐前進。②“雙眼失明者”,有兩位女同學攙扶。③一腿受殘者與一手受殘者相互扶持。④健全者擔負起了槍支彈藥。
可以說在這活動中,同學們表現出了一種互幫互助的精神,集體的團結與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位扮演雙腿殘廢的同學是獨自走完這段路程的。他認為憑著自己大無畏的精神,不必要麻煩別人,自己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讓我們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他的想法對不對?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
活動三:同舟共濟(由學生自取名字)
設置情景: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突然暴風雨來了,把船打翻了,船上的人都落入了海中,情況非常危險。這是有人發現了一座島嶼,但面積非常的有限,怎么辦?
² 目的:在前一活動中得出的互助、團結的前提下,讓學生體驗到當涉及自己利益時,彼此間更需要一種奉獻、謙讓和寬容。
(活動分兩組進行)
第一組表現:一位同學不停的下海去營救隊員,島上被救者卻在你推我擠,結果只營救了五人。
第二組表現:那位營救其他隊員的同學終于體力不支了,島上的兩人一見馬上前仆后繼的跳入海中,繼續營救工作,而被救者們則你拉我,我抱你的等待風雨的結束。結果營救了七人。
² 設問:①正常情況下,你們可以站幾個人?(示范演示)
②第一次站了幾個人?第二次站了幾個人?為什么三次的結果會不同?為什么一次比一次站的人多?
(二) 分析:
一系列的活動貫穿始終,同學們的積極投入和真情實感,把理性的東西感性化,在親身感受和細心觀察中達到我們活動最終的目的,在活躍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友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