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出我們的愛
(5)師:小朋友了解的還真不少,可我們現在殘疾人的用品還遠遠不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結合你的殘疾朋友的不便,你有沒有新的發明方案呢?(小組內推薦一名設計較好的交流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其他同學給建議。)
(6)師:其他同學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向殘疾人表示關愛呢?(可以是一句話,一首詩等)
四、小結 :
孩子們,關愛殘疾人
,幫助殘疾人,是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的表現。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溫暖的手,獻出自己的愛心,將這世界變成愛的樂園,就讓我們唱著這首《讓世界充滿愛》用行動把我們對殘疾人無限的關愛送到他們身邊吧!(隨機播放圖片)
板書設計:
全國助殘日:每年5月的第3個星期日
國際殘疾人日:每年12月3日
盲人 聾啞人 肢殘人 智力殘疾人 精神殘疾人
游戲
1.單手穿衣
體會肢殘人士的不便。游戲方法:讓學生只用一只手完成穿衣服的任務,另一只手或者與身體綁在一起,或者放在身后。游戲后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2.盲人走路
也可以是盲人取物、1畫鼻、敲鑼、戴花等。游戲方法:將學生的雙眼蒙上,讓學生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可以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學生獨自走,另一種是有人幫助走,看兩種情況下的感覺和難度有什么不同。體會視殘人的不便。
盲人取物、畫鼻、敲鑼、戴花的游戲,則是讓這些“盲人”去指定的地方取一樣東西,給一個剪好的人臉上畫五官,讓“盲人”敲一個小銅鑼,給一個人戴一朵花,看看這些“盲人”完成得是否準確。
3.聾啞人交談
游戲方法為,兩人一組,都裝扮成聾啞人,老師事先確定一個話題,讓其中的一個用“啞語”表達給另一個人,除了說話和寫字,他們可以用任何方式互相表達,直到另一位“聾啞人”明白了對方的意思為止。
或者五六個“聾啞人”一組。老師寫一句話,表達一個意思,給其中一個“聾啞人”看,然后,讓他(她)用“啞語”表達給組中的另一個人(不能讓其他人看到),這樣一個傳一個,直到最后一位“聾啞人”。最后一個人說出別人傳給他的信息是什么,對照老師最初的意思,看相距有多遠,體會雙殘人的不便。
調查殘疾人
1. 調查周圍有無殘疾人,他們都有哪些困難?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幫助?
2. 查閱資料(查書、上網等),尋找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例。
3. 討論:我們能為殘疾人做點什么?
愛心存單
1.建立助殘聯系卡,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與殘疾人、老人建立一對一的聯系,利用休息時間去關心老人與殘疾人,了解他們的困難,并及時向村社(或街道)、老師反映,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困難。
2.開展“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串起愛心一片”義賣主題教育活動,把自己的書、鉛筆盒、布娃娃、光盤、玩具、棋類等集中捐獻出來,互相購買或在學校、社區開展義賣活動,所得款項匯給福利院、殘聯或希望工程。
3.邀請傷殘人到學校深入班級與孩子接觸,或到特殊學校去了解殘疾同齡人的生活情況,實際調查。
4.制作愛心存單。學生設計一些面值不同的存單,老師組織學生開展捐助活動,可以在本班、本校,或者在社區捐款,根據捐款的數量發給捐款者相應面值的“愛心存單”,作為紀念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