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探路(精選4篇)
校外探路 篇1
校外探路
教學目標:
1. 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 正確辯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路。
教學重點:看懂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知道畫路線圖的方法,學畫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準備: 1. 師生收集學校周圍標志性建筑或景觀的照片、圖片。
2. 學生準備彩色筆。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讓我來考考你
1.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學生相互考考對方。
二、“探路特別小隊”在行動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別小隊。”
2. 小組討論,確定“探路特別小隊”行動的方向及任務。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組方案,師相應指導或提出建議。
4.“探路特別小隊”出發(帶上紙、筆)。
延伸活動:各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利用課作時間繼續進行活動。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各小組整理“探路特別小隊”活動資料
二、交流、匯報
1. 各小組匯報“探路”過程,并展示活動過程各種形式的記錄資料或其他相關資料。
2. 小組自評、互評“探路”行動,并導入下一活動。
三、認識“路線圖”
1. 學生自己讀教材p62-63的路線圖,說一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 合作學習,討論并試著解答“讀路線圖”遇到的疑問。
3. 試一試、畫一畫自己“探路”路線圖。
4. 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并討論路線圖的作用和畫的方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寫在教科書上。
延伸:讓學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線圖畫得更清楚。
第三課時(可以把下課時間連在一起)
準備:每個學生先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點)。
一、 看一看、猜一猜、評一評、改一改
1. 將每個人畫的路線圖放在一起,然后隨意抽取幾張圖,展示給大家看。
2. 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評一評:依據上節課總結的路線圖的畫法評一評。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見,或者上臺改一改。
二、“探路小隊”在行動——看圖尋路
1. 學生自愿組合成小組,抽取一張路線圖,并與圖的“小作者”交流意見。
2.“探路小隊”制訂看圖尋路方案。
3.“探路小隊”看圖尋路活動出發(各小組帶著路線圖從學校出發)。
三、“看圖尋路”活動匯報
1. 各小隊匯報自己實地探路與路線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 路線圖的“小作者”根據意見修正圖。
備注:學生第二節課課前趕回學校。
校外探路 篇2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第四單元 尋路和行路
第二課 校外探路
一、教學目標
1.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幫助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正確辨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圖。
二、教學資源及材料
1.實物投影儀、展示平臺。
2.學生收集學校周圍標志性建筑的圖片,準備彩色筆。
三、教學活動2課時
活動一(1課時)學習指導和調查活動
一)啟發學生校外探路的興趣
同學們,你們每天上學、放學,往返于學校和家庭之間,對學校周邊的情況是不是很熟悉呢?同學們互相考一考。(例:離學校最近的百貨商店在哪里?……)
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到學校周邊探探路吧!
二)學生討論制定調查要求
(1)小組行動,在校門前正確辨認方向,再從不同的方向出發,最后回到學校。
(2)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3)留心觀察,合作學習,做好文字記錄,可用照相機拍攝學校周邊標志性建筑,也可在課外從報刊、雜志、廣告宣傳畫、網絡上收集相關圖片。
三)學生分組到校外探路
四)分組小結、整理調查活動情況
活動二(1課時)課堂匯報活動
一)各小組匯報校外探路的情況
1.引入:上節課同學們分組開展了校外探路的活動,相信你們在活動中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和體驗,這節課就先請各組同學匯報探路的情況。
2.匯報時注意幾點:
(1)說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經過些什么地方;
(2)展示學校周邊標志性建筑的圖片輔助匯報;
(3)其他同學積極補充。
3.各小組匯報。
4.小結:采取自評、互評的形式,對積極參與完成調查和匯報活動的同學作激勵性評價。
二)學習用簡單圖形畫學校周邊的路線圖
1.讀讀教材中的路線圖,有不懂的地方可與老師和同學討論,再思考怎樣畫路線圖。
(1)出示教材中的路線圖。
有一所學校的同學也開展了校外探路的活動,他們還畫了一張路線圖。(出示)
(2)學生自己讀圖,討論畫路線圖有什么作用,自己讀懂了什么,不懂的提出來。
在向別人介紹路線時,畫一張路線圖會更清楚,更明白。畫路線圖要標明方向,用簡單的圖形表示標志性建筑,也可標上路線的箭頭。
2.討論總結怎樣畫路線圖,將自己的體會寫在教材上的空格內。
(1)辨認方向,探路調查。
(2)留心觀察,做好記錄。
(3)利用圖形,仔細畫圖。
(以上只是基本要點,學生可抓住要點自己表述。)
三)畫一張路線圖
學生根據自己探路的情況或聽取別組的匯報,在學校周邊的路線中,選取一條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路線畫出路線圖。提倡獨立完成,也可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最后用路線圖向他人介紹,通過互評再修改路線圖。
(學生畫圖時可配上輕快的音樂,營造輕松的氛圍。)
四)總結
通過這次校外探路活動,你有什么感想或收獲?(讓學生暢所欲言。)
在活動中,同學們留心觀察了周圍的事物,了解、熟悉了我們學校周邊的環境,學會了畫路線圖,可見知識都是蘊藏在生活中的。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做有心人,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生活還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等待著我們去探究……
給教師的建議
1.校外探路活動分組進行,要明確調查活動的要求,可以采用課內外結合的形式,發動其他教師及學生家長參與,注意校外活動的安全。
2.小組活動、匯報,要引導學生團結互助,發揮個人所長,合作完成任務。
3.在學習活動中,要充分發揚民主,學生自己討論得出的調查活動要求,執行會更自覺;自己讀懂了路線圖,總結出畫圖的方法,印象會更深刻;自己選擇熟悉而感興趣的路線,繪圖會更用心。
4.通過本課的學習,要啟發學生感受到我們學習的知識就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會。
校外探路 篇3
1、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正確辨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圖。
重點:了解路線圖的作用,看懂簡單的路線圖。
難點:知道畫路線圖的方法,學畫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所以本課主要采取活動體驗、實際考察等教學策略,以促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并采用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從而使本課教學能夠產生最大化的有效。
【教學過程】
活動一:重溫故里,學會認路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同時滲透、理解“標示性”建筑物的含意)
A、激趣:(出示配樂圖片)
B、學生猜圖片:這是哪兒?我們學校大門朝西,以學校為中心,它在哪個方位?
C、總結引導:這些圖片都有什么特點?(代表性、典型性、標志性)
活動二:初嘗畫“路線圖”
A、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校來了許多客人,(來,我們與這些客人打個招呼。)這些客人們來自閩西各地,但他們都會在新泉“車站”下車,從“車站”到我們“學校”你有哪些方式?哪種方式最簡單、實用而且還省錢?
B、你能告訴客人怎么走嗎?朝哪個方向?一路上都會經過哪些有標志性的建筑物?(板書:辨清方向、找“標志性”建筑物)
C、鼓勵:感謝你為我們的客人節省了車費,而且還鍛煉了身體。
D、畫“路線圖”。
現在知道怎樣畫了“路線圖”吧!那,拿出紙張開始畫吧。(紙張一)
E、交流、展示,解說、鼓勵。
①客人們根據這張路線圖,能找到我們學校嗎?(提醒糾正:如能多個圖例,一定會更清楚的。)板書:設計圖例
②你一定會得到所有客人頌許(笑臉)的。
F、總結畫路線圖的方法。
結合板書總結:(板書:安全抵達)
活動三:介紹新泉,繪畫路線圖
過渡1:分為五組:美食組、風光組、療養組、機構組、綜合組。
過渡2:分組活動。(做好組名稱牌子)
過渡3:同學們愿意給客人們做導游嗎?
A、分組交流:
B、師發紙(紙張二),學生交流、繪圖。
C、展示(學生根據路線圖介紹,其他同學補充、評價)
D、總結:
活動四:課外延伸,活動天地
1、過渡:
2、師小結:
3、作業:每個同學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完成路線圖后,把你畫的路線圖交給爸爸媽媽,讓他們評一評,在☆打上“√”。(紙張二)
校外探路 篇4
教學目標:
1. 觀察、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體驗。
2. 正確辯認方向,了解路線圖的作用,能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周邊的路線路。
活動準備:
1. 師生收集學校周圍標志性建筑或景觀的照片、圖片。
2. 學生準備彩色筆。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讓我來考考你
1. 老師出示收集的學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圖片、照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學生相互考考對方。
二、“探路特別小隊”在行動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別小隊”
2. 小組討論,確定“探路特別小隊”行動的方向及任務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組方案,師相應指導或提出建議,
4.“探路特別小隊”出發(帶上紙、筆)
延伸活動:各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利用課作時間繼續進行活動。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各小組整理“探路特別小隊”活動資料
二、交流、匯報
1. 各小組匯報“探路”過程,并展示活動過程各種形式的記錄資料或其他相關資料。
2. 小組自評、互評“探路”行動,并導入下一活動。
三、認識“路線圖”
1. 學生自己讀教材p62-63的路線圖,說一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 合作學習,討論并試著解答“讀路線圖”遇到的疑問。
3. 試一試、畫一畫自己“探路”路線圖。
4. 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并討論路線圖的作用和畫的方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寫在教科書上。
延伸:讓學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線圖畫得更清楚。
第三課時(可以把下課時間連在一起)
準備:每個學生先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點)
一、 看一看、猜一猜、評一評、改一改
1. 將每個人畫的路線圖放在一起,然后隨意抽取幾張圖,展示給大家看。
2. 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評一評:依據上節課總結的路線圖的畫法評一評。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見,或者上臺改一改。
二、“探路小隊”在行動——看圖尋路
1. 學生自愿組合成小組,抽取一張路線圖,并與圖的“小作者”交流意見。
2.“探路小隊”制訂看圖尋路方案。
3.“探路小隊”看圖尋路活動出發(各小組帶著路線圖從學校出發)。
三、“看圖尋路”活動匯報
1. 各小隊匯報自己實地探路與路線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 路線圖的“小作者”根據意見修正圖。
備注:學生第二節課課前趕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