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體育《支撐跳躍》教學設計
第三部分:探索實踐階段(15分鐘):
1、教師示范、講解屈腿騰越的動作要點:
積極踏跳、前伸撐箱、頂肩推手、提臀屈腿、展髖挺身、緩沖落地
2、分解輔助練習:
(1)俯撐推手成蹲立,挺身跳起。
(2)低縱箱跳上成蹲撐,挺身跳下。
(3)助跑踏跳后,支撐跳上成蹲撐,挺身跳下。
(4)完整技術動作練習。
以不同技術水平分組進行練習,針對不同的水平組,配備高矮不同的橫箱,同時有自制教具:會叫的山羊。在山羊上有支撐手的位置標志、屈腿時間的提示音樂、以及落地的提示音樂。
第四階段:運用理解階段(10分鐘):
經過了探索實踐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組跳的最精彩、優美。
比賽規則: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比賽,結合動作要求,讓同學們學會欣賞、學會評價,評選出冠、亞軍。
學生通過競爭與對抗,進一步感悟支撐跳躍的方法,學會“學以致用”,并在競爭中體會成功與協作。
第五部分:放松階段(5分鐘):
總結:學生先談感受、經驗,教師然后總結(本節課的目的、意義、收獲)。
在總結中放松,在放松中感悟,在感悟中結束本節課
運動負荷:
運
動
負
荷
預
計
平均心率 135 練習密度 40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我認為教學中教師的鼓勵性語言和贊揚性評價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重要作用。在本課中我運用了先講解,后體驗,再講解的教學思路,注重知識從實踐中來,也注重知識服務于實踐的規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很好理解,這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教學中老師自制教具對學生掌握技術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但是對學生腿部、手部力量不足,課前我分析的不夠深入,因此本節課女生的練習效果不理想,這是在今后教學中要加強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