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運動和力》復習提綱
一、基礎知識
1.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重力都是豎直向下的。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2. 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時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橡皮筋的彈力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小車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離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衣褲松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3. 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噴氣式飛機、火箭、氣墊船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
4. 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長”的特征制成的;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用“n”表示。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1牛約等于 100克的力。
5.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的重量和物體運動方式(滾動還是滑動)有關。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對于相同的物體,滾動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
6.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用的,有時是有害的;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利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增大摩擦力,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害的時候需要減小摩擦力。
7.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在“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因此要先估計重力大小。
8. 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運動的物體失去動力后自己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滾珠軸承是一種將滑動變為滾動的裝置。
9. 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鏈條、手柄(設計花紋或增加壓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后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安裝滾珠或加潤滑油)。
10. 怎樣設計能使賽車時速達到300千米以上,同時要盡量做到平穩、安全?(賽車的設計特點)(1)要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動力要大)(2)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空氣阻力要小)(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不會翻車)。(4)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輪胎不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