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簡單電路》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電和磁》的第一課《簡單電路》的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簡單電路》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電和磁》的第一課,既是本單元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電學的開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了解簡單電路的基本組成,知道簡單電路的工作原理,嘗試并學會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并畫出電路連接方法,同時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進行探究,并運用理性思維比較、概括,提高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很多運用簡單電路原理的小用電器,并對簡單電路中的基本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認識,但對其工作原理并不知曉。因此本節課應該讓學生在連接電路的活動中由淺入深地認識電路的工作原理,經歷從模糊了解到簡單明白的過程。
設計意圖:
本節課一共有四個板塊的活動。第一個板塊“導入”:出示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燈光上,討論小燈泡是怎么亮起來的,然后激發學生點亮小燈泡的興趣。第二個板塊“點亮小燈泡”:讓學生先結合生活經驗思考“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小組設計并嘗試連接,通過觀察了解這些材料的特點,最后引導分析、總結原理。第三板塊“在電路中加入開關”:讓學生知道在電路中加入開關,可以燈泡的控制燈泡的亮滅,同時意識到電路是否工作取決于電流是否通暢,開關就可以人為控制電路的通暢。第四板塊“總結”: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同時把課本問題引入生活,同時強調用電安全。
教學目標:
1、知道一個簡單電路的組成部分,認識簡單電路的工作原理。
2、能夠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并畫出電路連接方法。
3、認識開關的作用,能夠把它加入到簡單電路中,控制燈泡的亮滅。
4、知道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安全用電的意識。
5、愿意與同學一起動手連接電路,學會合作、交流、分享。
教學重點:
學會連接一個簡單電路,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畫出簡單的電路連接方法。
教學準備:
電池,導線,燈泡,開關,電池盒,燈泡底座,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
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這棵圣誕樹漂亮嗎?為什么看起來很漂亮?
2、提問:圣誕樹上的小燈泡是怎么亮起來的呢?
學生說:小燈泡用電線連起來了,通了電就能亮起來。
教師介紹:今天我們就要研究讓小燈泡亮起來。
相機板書:讓小燈泡亮起來
二、點亮小燈泡
1、觀察材料
提問:要讓小燈泡亮起來,你認為需要哪些材料呢?
學生說:小燈泡、電池、電線、
出示干電池
教師,介紹:要讓小燈泡亮起來,需要用電池給小燈泡供電。看,這是電池,電池有很多種類,實驗室里用這種電池來供電,它叫做干電池,它的電量很小,對人體基本沒有沒有傷害,我們用它來給小燈泡供電既安全又方便。
板書:電池(干電池)
出示導線
教師介紹:這是你們所說的電線,在科學上,我們把它叫做導線,一般用來把電池的電輸送到小燈泡上。
板書:導線
出示:小燈泡
師:這就是小燈泡,今天我們要用電池和導線讓小燈泡亮起來。
板書:小燈泡
提問:你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嗎?
師:科學實驗往往需要從對材料的仔細觀察開始。特別是不熟悉的材料,更應該在動手前仔細地觀察一下。下面讓我們來仔細觀察這三種材料,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