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1.愛因斯坦說:提出 一個問題,往往比 解決 一個問題更重要。
2.我們可以把發現的東西分為: 有生命的 和 沒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可以分為植物和動物。校園里小花、小草、樹木、小鳥、蝴蝶、毛毛蟲、螞蟻、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們都屬于生物;沒有生命的有小石頭、土塊、塑料瓶、碎玻璃等,它們都屬于非生物。
3.我們發現云彩從形狀上可分為積云、卷云、卷層云、積雨云。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積雨云,這是下雨的主要來源。
4.只要認真觀察,每個事物都會成為問題寶藏。
第二單元
1.人的“五官”是眼睛、鼻子、耳朵、舌頭、皮膚等感官。它們各有各的用途 ,都很重要。
2.盲人通過用手觸摸的方法來識字。
3.人的鼻子能辨別幾千種氣味。
4.挑選西瓜的方法:眼看、手摸、耳聽、鼻嗅、嘴嘗。
5.眼睛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世界上許多事物,但并不能認識到任何事物,這時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們發明了放大鏡和顯微鏡,用來觀察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小東西;發明望遠鏡,用來觀察遠處的事物。
6.眼睛-視覺;耳朵-聽覺;鼻子-嗅覺;舌頭-味覺;手(皮膚)-觸覺.
第三單元
1.在植物的葉子中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們讓樹葉變得五顏六色:其中葉綠素使葉子變綠,葉黃素使葉子變黃,花青素使葉子變紅。
2.空氣的溫度叫氣溫。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
“℃”表示。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
3.測量氣溫時,①將溫度計掛在室外走廊上,或其他通風、不被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②溫度計離地面約1.5米。③如果個子矮,應站在凳子上看。還要注意:①手持氣溫計的上端,保持氣溫計豎直。②讀數時,一定要注意視線與氣溫計的液柱頂端相平。
4.果實是由果皮和種子組成的。是果實的有西紅柿、葡萄、橘子、辣椒、冬瓜、花生、豌豆莢、棉桃、西瓜等,不是果實的有胡蘿卜、馬鈴薯、姜、蘿卜、紅薯等。
5.蟋蟀用翅膀演奏“音樂”的,它的叫聲與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有關系。
第四單元
1.人們把像螞蟻那樣,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長著一對觸角,胸部長著三對足(有的還長有兩對翅膀)的動物,歸為一類,稱作昆蟲。世界上的動物約有150萬種,其中昆蟲約有100萬種,它們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蚊子、蜜蜂、瓢蟲、蝗蟲、蟑螂、蟋蟀、蝴蝶、蜻蜓、天牛、馬蜂、知了(蟬)、金龜子等是昆蟲,蜘蛛、蜈蚣、蚯蚓不是昆蟲。
2.螞蟻是群居生活的昆蟲,它們喜歡甜味、腥味,用觸角進行交流。螞蟻能夠沿原路找到路線是因為螞蟻能夠從肛門排泄出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引導螞蟻找到原路線。
3.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冬眠、備糧、南飛、換毛等。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
等冬眠,螞蟻備糧,燕子、杜鵑、黃鸝、大雁南飛,老虎、貓、狐貍等換毛。松鼠的過冬方式是冬眠。 喜鵲×。
4.常見夜里活動的動物有貓頭鷹、刺猬、蛇、蟾蜍、黃鼠狼等。
5.貓在夜晚可以發現老鼠是因為貓的眼睛可以隨光線強弱變化。貓走路沒有聲音是因為貓爪上有厚厚的肉墊。
6.動物的冬眠是一種對付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環境溫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