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復習提綱
7.搜集資料的途徑有:查閱書籍、請教大人、上網搜索和觀察、實驗等。
五. 給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手找朋友。
物體的冷熱、輕重、粗細 ( ) 物體的氣味、冷熱( ) 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 ) 食物的味道( ) 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遠近( )
六.觀察一種物體(如紙張、同學等),寫出它(他)的特點,提出一個問題。
第五單元
1.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氣、小動物和植物。
2.人們根據土壤中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土較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質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一般的土壤多是壤土。
3.蚯蚓生活在松軟潮濕的土壤中,蚯蚓又叫天然犁,它喜歡吃腐爛的樹葉,細菌加快落葉的腐爛,蚯蚓的鄰居有蝸牛、螞蟻、千足蟲等,蚯蚓和它的鄰居清理垃圾,活化土壤,提供免費的肥料,促進植物生長。
4.生長在壤土中的植物長得旺盛,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
5.人類對土壤的破壞有垃圾侵蝕、噴灑農藥、濫伐森林、過度開墾、毀田燒磚等。
6.堆肥是一種減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時也得到非常好的肥料。改良土壤的辦法有:在農田邊緣種植防風帶、輪換種植、施用有機肥、退牧還草等。
7.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水分、空氣等,所以植物能在土壤里生長。植物離開土壤也能生長,常見的無土栽培有:水培、木屑培、沙石培。
第六單元
1.自轉旋翼下降快慢與翅膀大小、翅膀形狀、重量有關,具體的關系需要掌握:翅膀越大下降越慢,翅膀越小下降越快;重量越小下降越慢,重量越大下降越快。 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傘的大小、繩的長度、所掛重物重量有關,傘越大下降越慢,傘越小下降越快;繩長度越短下降越慢,繩長度越長下降越快;所掛重物越輕下降越慢,所掛重物越重下降越快。
2.認識常見測量工具以及其用途:鐘表(還有秒表)——測時間;
直尺(還有卷尺)—測長度;溫度計—測溫度;彈簧測力計——測重力。
3.可以在空中飄的物體的共同特點:它們都很輕很薄,在空中所占面積很大。
第七、八單元
1.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動定律,中國的魯班發明了鋸子,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律,英國醫生發明了預防天花的牛痘疫苗,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地球有引力,美國的富蘭克林發明了游泳加速器,中國現代的王永民發明了漢字“五筆字型”。 中國學生林恒韜發明了充氣雨衣,中國學生陳凡發明了防滑手套。
2.科學研究的方法有:觀察、實驗、提問、猜想、調查、反思等。
3.本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看到的印象最深的現象: 提出的問題: .
4.燈,是我們不可缺少的 工具,也是重要的 。作為人類文明的 ,從古代的 ,近代的 、 ,到現代的 ,照明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