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主題隊會課例
進入小學高年級,隨著學生日益走向成熟,個體意識也逐步增強。當學生過多地關注自我時,往往有意無意地忽視他人的感受甚至忽視他人的存在。本次班會旨在通過一種溫馨的話題探討方式,引導學生意識到尊重他人就是在傳遞溫暖,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下面是此次隊會的實錄與設計說明:一、故事導入
講述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對于面館來說,最忙的時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館的這一天,也是從早就忙得不亦樂乎。
平時直到深夜12點還很熱鬧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過10點,就很寧靜了。北海亭面館的顧客,此時也像是突然都失蹤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顧客出了門,面館要關門打烊的時候,店門被咯吱咯吱地拉開了。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走了進來。6歲和10歲左右的兩個男孩子,一身嶄新的運動服。女人卻穿著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歡迎光臨,”老板娘迎上前去招呼著。
“……唔……陽春面……一碗……可以嗎?”那女人怯生生地問。
那兩個小男孩躲在媽媽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著老板娘。
師:大年三十,母子三個人就吃一碗陽春面!接下來,故事會怎么發展呢?老板娘會怎么說呢?老板會怎么做呢?大家想想看……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馬上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
(設計說明:教師采用講述的形式進入隊會意在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來激發學生參與話題探討的熱情。因日本作家票良平的《一碗陽春面》非常經典。
二、交流與思考
1.續寫故事
師:請幾位同學說說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故事。
生一:除夕夜大家應該都很高興,我想老板會說:“你們三個吃一碗,夠不夠啊?要不要加一點啊?”
教師:嗯,老板是個好心人。那么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會有哪些可能呢?
生二:老板可能會說“過一會兒我們就關門”,將他們拒之門外。
生三:老板和老板娘會接待他們,但會用鄙視的眼光看著他們:“大過年的,也不給我個好兆頭,還三個人吃一碗!”
2.深入討論
師:剛才大家發揮了想象,我們看到這個故事會有很多種發展趨勢,但如果你是那個老板或老板娘,你會怎么做?
生(大多):送兩碗!
生四(斬釘截鐵地):肯定再送他們兩碗!
師:如果你是那個貧窮的顧客,你希望老板怎么接待自己?
生(議論,齊聲):我只要一碗。
生四也大聲地:我只要一碗。
師:為什么?(對生四)你剛才不還說你要是老板肯定送他們兩碗嗎?
學生大笑。
生四(不好意思地):剛才我是從老板那個角度說的,怕他們吃不飽,因此送他們兩碗,是出于對他們的關心;但如果我自己是個很窮的人,我不希望別人拿同情的眼光來看待我,所以最好還是就給我一碗吧!
生(議論紛紛):是啊,誰愿意被別人看不起啊……
3.展示答案
師:現在讓我們看看故事是怎樣發展的(講述):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面條,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起一堆面,繼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到鍋里。老板娘立刻領悟到,這是丈夫特意多給這母子三人的。
“喂,孩子他爹,給他們下三碗,好嗎?”老板娘在老板耳邊輕聲說道。
“不行,如果這樣做,他們也許會尷尬的。”
熱騰騰香噴噴的陽春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圍著這碗面,頭碰頭地吃了起來。
“真好吃啊!”哥哥說。
“媽媽也吃呀。”弟弟夾了一筷面,送到媽媽的口中。
“真好吃……”
“明年還能來吃就好了……”
不一會兒,面吃完了,付了錢。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齊點頭謝過,出了店門。
“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老板和老板娘應聲回答著。
師:看完這個故事的結局,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感嘆:很溫暖。
師:是啊,很溫暖,不僅溫暖了母子三人。溫暖了你我這些讀者,也溫暖了當時處于蕭條時期的一代日本人,這就是流傳于日本的一個有名的溫馨的故事──《一碗陽春面))。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