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理解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的關系,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過程與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同老師進行互動學習,理解尊重他人是自尊的前提及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和方法。通過對教材事例的分析,了解學習獲得真正的自尊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我們自身的實際,在師生交流中獲得知識;在交流中,體驗來自他人的意見,在獲得感受的基礎上獲得尊重他人的方法,進而澄清自身的模糊認識,形成正確的自尊觀。
[教學重點]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學難點] 尊重他人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進入21世紀的今天,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追求,可在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是多么的不和諧。比如,在公共汽車上,有的乘客將自己吃完早點的飯盒、喝完的礦泉水瓶隨手扔到窗外;有的乘客用車上的窗簾擦手;有的乘客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和抱怨,將寵物狗帶上車……,他們不尊重別人的勞動,不尊重其他乘客的權利,這樣的人,理應受到譴責。
相關資料:
在武漢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九三學社提出集體提案,要求有關部門出臺措施,禁止乘客在公交車上過早。提案原案稱,乘坐公交車的部分上班族,經常端著熱干面或湯粉、湯面等,在公交車上過早,吃完將一次性碗筷連湯帶水扔到馬路上,吃剩的面條、米粉滿地都是,污染路面,增加了清潔工的工作量,有損城市形象。而且,車上過早,也不利于消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人?怎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呢?這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板書)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當我們受到別人尊重時,我們會感到無比的尊嚴和快樂。那么同樣,當我們對別人尊重時,我們同樣會感受到快樂。
1.同樣的自尊 同樣的快樂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因為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而夸獎過你,讓你的印象特別的深。當時你聽了這番夸獎,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會得到父母、親戚、鄰居、老師、同學、朋友等許多人的呵護與激勵,他們一句贊美和鼓勵的話,往往會在我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我們的思考,給我們帶來快樂。
(1)他人的尊重使我們感到自豪與快樂 (板書)
既然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呢?
然而,有的同學就認為,因為我做得好,別人才會尊重我、認可我,所以我沒有必要去尊重他人,也不必在乎別人怎么想。你認為這種看法對嗎?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歸納)
顯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作為青少年,我們的自尊,常常是在許多人的呵護與激勵下形成的。因此,我們很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我們被夸獎時,就很高興,同時也為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尊重而激動。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尊重別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尊重,而不知道回報他人的尊重,凡事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而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因此,這種認識對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